人工智能(AI)在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廣泛討論,尤其是在其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方面。最近,麻省理工學院(MIT)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推出了一項名爲 “Iceberg 項目” 的研究,試圖模擬 AI 對美國就業市場的潛在衝擊。通過建立一個數字模型,研究者們評估了 AI 在勞動力市場中可能佔據的份額。
在這一項目中,研究團隊利用 ORNL 的超級計算機對由 AI 驅動的勞動力進行了模擬,並與美國1.51億名實際勞動者的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該實驗揭示,理論上 AI 可以覆蓋美國勞動力市場的11.7%,尤其是在金融、醫療和專業服務等領域,預計可能影響的工資總額高達1.2萬億美元。
爲了深入分析,研究者們考察了美國勞動者的技能、任務分配及地理分佈。他們的模型涵蓋了超過32,000種專業技能與923個職業類型,跨越3,000多個縣,評估了 AI 是否能夠勝任這些技能和任務。雖然研究團隊指出,Iceberg 指數無法精確預測未來的就業變化,但它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前瞻性的建議,幫助地方政府在投資再培訓或基礎設施建設前,做出更有依據的決策。
Iceberg 指數的有效性體現在其能夠具體描述各個縣,甚至人口普查區的人類崗位被替代的情況。這一研究也得到了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 DeAndrea Salvador 的支持,他認爲該項目能夠用於測試不同 AI 介入就業的情景。
當前,儘管有關 AI 對就業市場的預測仍充滿不確定性,但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嘗試用 AI 替代員工後,發現仍需重新僱傭原有工人。此外,美國國會兩黨也在推動一項法案,要求公司披露被 AI 替代的崗位信息,以增強透明度。
劃重點:
💼 AI 理論上可替代美國11% 的就業崗位,影響總工資達1.2萬億美元。
🔍 Iceberg 項目模擬了 AI 與1.51億勞動者的技能對比,爲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 研究旨在幫助地方政府在 AI 影響下進行有效的培訓和再就業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