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工智能監管政策制定正值關鍵時刻,前副首相、前Meta高管尼克·克萊格的最新表態引發廣泛爭議。他聲稱,強制要求AI公司在使用藝術家作品訓練模型前徵求同意,將"從根本上扼殺"英國AI產業。

克萊格的"不可行"論調

在新書推廣活動中,克萊格承認創意社區應有權選擇不將其作品用於AI模型訓練,但堅持認爲事先徵求同意在實際操作中不可行。他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表示:"這些系統是在海量數據上進行訓練的,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先問所有人。"

克萊格進一步警告稱,如果英國單獨實施此類要求而其他國家不跟進,將"在一夜之間毀掉這個國家的人工智能產業"。這一表態直接回應了創意界要求更嚴格版權保護的呼聲。

1_1693449769614_ai2023_Facial_AI_robots_a_lot_of_cash_on_the_conference_table_i_d531bb02-0ec5-4e0a-9f1c-a65fa11a4c51

議會激辯與明星聯名

英國議會圍繞《數據(使用和訪問)法案》修正案展開激烈辯論。該修正案由電影製片人兼導演比班·基德隆提出,要求科技公司披露用於訓練AI模型的受版權保護作品。

這項提案獲得了創意界強力支持。保羅·麥卡特尼、杜阿·利帕、埃爾頓·約翰和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等數百名知名音樂家、作家、設計師和記者在五月初聯名簽署公開信,力挺該修正案。

政策博弈結果

儘管創意界積極遊說,議會議員最終在週四否決了這項透明度修正案。科技大臣彼得·凱爾在表決中強調:"英國經濟的成功和繁榮離不開AI和創意兩大產業。"這一表態顯示政府試圖在兩個重要產業間尋求平衡。

基德隆等支持者認爲,透明度要求將有助版權法實施。如果AI公司被迫披露訓練數據來源,將降低其"竊取"作品的可能性,從而更好地保護創作者權益。

爭議仍將持續

面對挫敗,基德隆在《衛報》專欄文章中宣佈"戰鬥尚未結束"。《數據(使用和訪問)法案》將於6月初重返上議院審議,預示着這場AI監管與版權保護的較量將繼續升級。

這一爭議反映了全球AI發展面臨的核心矛盾:如何在推動技術創新與保護知識產權之間找到平衡點。英國作爲重要的AI技術中心和創意產業大國,其政策選擇將對全球AI監管趨勢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