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宣佈了一項震驚業界的決定:全球裁員1.5萬人,作爲其2025年節約100億美元成本計劃的一部分。這一裁員行動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執行。

英特爾目前擁有超過12.5萬名員工,裁員比例高達15%,消息一出,公司股價應聲下跌,盤後交易中暴跌近20%。英特爾表示,到2026年,公司將大幅削減研發和營銷支出,同時今年資本支出將減少20%以上。公司將進行重組,停止非必要工作,並對所有正在進行的項目和設備進行審查,以避免不必要的高成本支出。

英特爾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坦言,這是一個痛苦的決定。他指出,儘管公司在關鍵產品和工藝技術上取得了里程碑進展,但第二季度的財務業績仍然令人失望。英特爾公佈的2024年第二季度虧損高達16億美元,與上季度的4.37億美元虧損相比大幅增加。

英特爾的營收爲128億美元,同比下降1%,淨收入暴跌85%,僅爲8300萬美元。虧損主要來自芯片製造代工業務,即對新工廠和極紫外(EUV)光刻技術的鉅額投資。儘管英特爾的PC和服務器業務仍在盈利,但投資者對公司持續在虧損和盈利之間搖擺的表現已失去耐心。

在AI技術日益成爲行業核心的今天,英特爾在AI PC領域的佈局並不足以扭轉其市場地位。基辛格在公司財報會議上表示,英特爾的AI PC芯片Lunar Lake不足以改變現狀,儘管明年計劃大幅提升該芯片產量,但Lunar Lake仍需依賴外部晶圓製造,且每個芯片上的內存也需要額外購買。

此外,英特爾在技術領先的競爭中已落後於英偉達和AMD。微軟選擇高通芯片,放棄了英特爾,這對英特爾來說是沉重打擊。同時,英特爾還在努力解決第13代和第14代CPU的崩潰問題,但並不打算召回,而是希望通過微碼更新來解決問題。

英特爾的市值目前約爲1212億美元,與芯片巨頭英偉達的2.38萬億美元市值相比差距巨大。基辛格表示,英特爾的首要任務是加速努力,縮小由於多年投資不足造成的技術差距。英特爾計劃通過每季度投入數十億美元來重新奪回市場,並希望在2026年前跟上市場步伐。

英特爾的困境源於多年來積累的各種失誤,錯過了技術變革的機遇,如2007年iPhone發佈引發的移動芯片熱潮和近年來的AI熱潮。英特爾聯合創始人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曾提出“戰略拐點”概念,而英特爾正面臨這樣的拐點。

在半導體制造領域,英特爾曾因晶體管制程推進遲緩而逐漸失去領先地位。儘管英特爾在個人電腦銷售下滑的情況已經結束,且有望從美國政府獲得高達8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但華爾街對英特爾的信心已受挫。

英特爾的未來充滿挑戰,但公司正通過一系列變革性措施,力求在AI時代重塑自我,迎接新的增長時代。

參考資料:https://www.theverge.com/2024/8/1/24210656/intel-is-laying-off-over-10000-employees-and-will-cut-10-billion-in-c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