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AI摄影奖在巴拉瑞特摄影双年展上公布,瑞典摄影师诺登斯基尔德用AI工具Midjourney创作的《相爱的双胞胎姐妹》夺得桂冠。这引发了人们对AI在艺术创作中作用的讨论。今年早些时候,德国摄影师Eldagsen也用AI作品参加国际摄影大赛,表达对该技术的警惕。专家认为,AI是创作的工具和手段,人类提供创意,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独特性和背后的故事,这是AI难以取代的。各国也在加快AI创作监管法规制定。人类不必对新技术过度恐惧,但也需保持清醒,善用AI带来的便利,同时不失去对技术的控制力。
相关推荐
豆包正式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豆包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家长可设置密码开启。该模式下,推荐视频、第三方网页、外部智能体对话及AI创作功能默认关闭,但翻译、深入研究等功能仍可正常使用。此模式旨在帮助家长限制孩子不当使用设备。
OpenArt 推出“一键故事”功能,掀起“脑腐病”视频新浪潮
AI初创公司OpenArt推出的"一键故事"功能引发关注,该功能可快速生成1分钟AI视频,提供三种创作模板。其核心技术解决了AI视频角色一致性的行业难题,整合50多个AI模型。但AI创作面临版权风险,OpenArt承认部分角色可能侵权,已采取规避措施。公司采用订阅制,获500万美元融资,预计年营收超2000万美元。AI视频创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知识产权等法律挑战。
ElevenLabs 推出 AI 音乐生成器,并声称已获准用于商业用途
AI音频公司ElevenLabs推出商用音乐生成模型,首次跨界进入AI音乐市场。该公司与Merlin Network和Kobalt Music Group达成授权合作,获得合法训练数据,规避版权风险。这种授权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既保护艺术家权益又开辟新收入来源。此举反映AI创作市场正走向规范化发展,在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间寻求平衡。
社交新宠!Ghiblio.art一键实现吉卜力风格转换
Ghiblio.art是一个专注于将照片转化为吉卜力风格艺术作品的在线AI工具。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以其手绘风格、柔和色调和充满奇幻氛围的场景闻名,如《千与千寻》《龙猫》等经典作品。Ghiblio.art通过先进的AI算法,自动将用户上传的照片重塑为吉卜力风格的插画,赋予普通图像梦幻的动画质感。AIbase了解到,用户只需上传照片,选择吉卜力风格滤镜,平台即可在数秒内生成高质量的艺术图像。社交媒体上,用户对Ghiblio.art的操作简便性和生成效果赞不绝口,称其“仿佛将现实带入了
AI艺术风潮席卷吉卜力,学生们在创新与剽窃之间挣扎
近年来,吉卜力工作室风格的 AI 艺术作品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许多用户利用 AI 工具生成全新图像或重现已有照片,以展现这一日本动画工作室的独特风格。然而,这股热潮让人们不得不思考,欣赏与剽窃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自3月31日 OpenAI 为 ChatGPT 推出新功能,允许用户生成更加详细的照片后,AI 艺术的热潮随之而来。ASU 的太阳魔鬼健身中心等机构也参与其中,但很快便遭到了学生们的批评,认为这种做法剥夺了艺术家的创作价值。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