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AI攝影獎在巴拉瑞特攝影雙年展上公佈,瑞典攝影師諾登斯基爾德用AI工具Midjourney創作的《相愛的雙胞胎姐妹》奪得桂冠。這引發了人們對AI在藝術創作中作用的討論。今年早些時候,德國攝影師Eldagsen也用AI作品參加國際攝影大賽,表達對該技術的警惕。專家認爲,AI是創作的工具和手段,人類提供創意,是藝術創作的主體。藝術作品的價值在於獨特性和背後的故事,這是AI難以取代的。各國也在加快AI創作監管法規制定。人類不必對新技術過度恐懼,但也需保持清醒,善用AI帶來的便利,同時不失去對技術的控制力。
相關推薦
豆包正式上線未成年人保護模式
豆包上線未成年人保護模式,家長可設置密碼開啓。該模式下,推薦視頻、第三方網頁、外部智能體對話及AI創作功能默認關閉,但翻譯、深入研究等功能仍可正常使用。此模式旨在幫助家長限制孩子不當使用設備。
OpenArt 推出“一鍵故事”功能,掀起“腦腐病”視頻新浪潮
AI初創公司OpenArt推出的"一鍵故事"功能引發關注,該功能可快速生成1分鐘AI視頻,提供三種創作模板。其核心技術解決了AI視頻角色一致性的行業難題,整合50多個AI模型。但AI創作面臨版權風險,OpenArt承認部分角色可能侵權,已採取規避措施。公司採用訂閱制,獲500萬美元融資,預計年營收超2000萬美元。AI視頻創作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知識產權等法律挑戰。
ElevenLabs 推出 AI 音樂生成器,並聲稱已獲准用於商業用途
AI音頻公司ElevenLabs推出商用音樂生成模型,首次跨界進入AI音樂市場。該公司與Merlin Network和Kobalt Music Group達成授權合作,獲得合法訓練數據,規避版權風險。這種授權模式爲行業提供了新思路,既保護藝術家權益又開闢新收入來源。此舉反映AI創作市場正走向規範化發展,在技術創新與版權保護間尋求平衡。
社交新寵!Ghiblio.art一鍵實現吉卜力風格轉換
Ghiblio.art是一個專注於將照片轉化爲吉卜力風格藝術作品的在線AI工具。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以其手繪風格、柔和色調和充滿奇幻氛圍的場景聞名,如《千與千尋》《龍貓》等經典作品。Ghiblio.art通過先進的AI算法,自動將用戶上傳的照片重塑爲吉卜力風格的插畫,賦予普通圖像夢幻的動畫質感。AIbase瞭解到,用戶只需上傳照片,選擇吉卜力風格濾鏡,平臺即可在數秒內生成高質量的藝術圖像。社交媒體上,用戶對Ghiblio.art的操作簡便性和生成效果讚不絕口,稱其“彷彿將現實帶入了
AI藝術風潮席捲吉卜力,學生們在創新與剽竊之間掙扎
近年來,吉卜力工作室風格的 AI 藝術作品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許多用戶利用 AI 工具生成全新圖像或重現已有照片,以展現這一日本動畫工作室的獨特風格。然而,這股熱潮讓人們不得不思考,欣賞與剽竊之間的界限究竟在哪裏。自3月31日 OpenAI 爲 ChatGPT 推出新功能,允許用戶生成更加詳細的照片後,AI 藝術的熱潮隨之而來。ASU 的太陽魔鬼健身中心等機構也參與其中,但很快便遭到了學生們的批評,認爲這種做法剝奪了藝術家的創作價值。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