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平台 Stripe 发布最新分析报告,深入剖析其平台上排名前100位的 AI 企业的支付数据,揭示了人工智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并在营收增长、全球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呈现出显著趋势。

image.png

作为 OpenAI、Anthropic、Midjourney 和 Cohere 等知名 AI 企业的金融服务伙伴,Stripe 对这场技术浪潮中 AI 初创公司从“用户需求”到“企业营收”的加速转化拥有独特洞察。

报告指出,AI 经济的迅猛发展主要由三大关键趋势驱动:

AI 初创公司实现营收里程碑的速度超越以往任何一代科技公司,包括 SaaS 企业;

AI 公司在起步阶段即同步拓展国际市场,具备“天生全球化”的基因;

以及层出不穷的创新商业模式和变现策略,加速了营收增长和市场采纳率。

营收增长进入“火箭”模式

AI 企业达成关键营收里程碑的速度远超预期。Stripe 平台百强 AI 企业实现 100万美元年化营收的中位用时仅为 11.5个月,比营收增长最快的 SaaS 企业还快整整 4个月。在达到 500万美元年化营收时,AI 企业的中位用时为 24个月,而 SaaS 企业则需 37个月,AI 公司在此项上快了近一年。

image.png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0-2023年间成立的年轻 AI 公司,其营收表现更是惊人:实现 100万美元年化营收仅需 5个月,而 500万美元年化营收则需 13个月。这比2020年前成立的 AI 公司分别缩短了 11个月28个月,平均所需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强劲的市场需求是推动这一加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 2023年,全球企业采用 AI 技术的比例为 55%,而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升至 72%
  • 生成式 AI 的企业采纳率在同期更是翻了一番。
  • 截至2024年8月,美国个人用户对 AI 的采用率,大致是个人电脑与互联网在发展同期的 两倍

报告中不乏高速增长的案例:

image.png

  • Bolt:一个允许用户通过提示创建、运行、编辑和部署全栈网页及移动应用的平台,仅用 2个月就达到了 2000万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 Lovable:一个无需编写代码即可构建高质量软件的工具,仅用 3个月就实现了 1700万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 Cursor:一个 AI 驱动的代码助手,在 3年内实现了超过 1亿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天生全球化:AI 市场渗透无边界

与过去初创企业先深耕本地市场再逐步海外扩张的传统路径不同,AI 公司正打破常规,从成立之初便具备国际化基因。

数据显示,Stripe 平台上的百强 AI 企业在上线第一年内销售覆盖的国家数量是同期 SaaS 企业的近 两倍 (AI 企业平均覆盖 55个国家,SaaS 企业为 25个)。这一领先优势在随后四年中持续保持,例如上线第四年,AI 企业平均覆盖 104个国家,而 SaaS 企业为 57个

全球各地对 AI 产品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一些增长最快的地区出人意料,如冰岛、爱沙尼亚、卢森堡、瑞士和新加坡,正迅速成为人均 AI 采购密度最高的新兴热点国家和地区。例如,Midjourney 截至2024年的业务已覆盖全球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越了所有其他 Stripe 用户。

商业应用版图:从通用到垂直,创新变现层出不穷

目前,大多数 AI 公司仍以行业通用工具为主。在 Stripe 平台上的百强 AI 企业中,有 80家提供内容生成、聊天机器人或 AI 基础设施等横向应用,尚未聚焦于特定行业的深度场景。

然而,报告也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转变趋势:AI 企业正逐步转向面向特定行业、契合具体业务流程与客户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这与早期 SaaS 模式的发展路径如出一辙。

这些垂直化产品不再是对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简单包装,而是深度嵌入行业工作流、数据体系与场景语境的“原生”智能工具。典型案例包括:

  • 医疗保健领域:Abridge、Nabla 和 DeepScribe
  • 房地产营销:Studeo
  • 建筑行业:SketchPro
  • 餐厅预订:Slang.ai
  • 物业管理:HostAI
  • 法律领域:Harvey 公司的 AI 法律助手,仅在2024年一年间,营收就实现了四倍增长,并被众多《财富》500强企业采用。

随着 AI 行业的逐渐成熟,企业正在加速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变现路径。除了传统的订阅模式,按用量计费按成果计费模式正日益流行。

按用量计费:根据客户使用 AI 服务的时长、数据量或 API 调用次数进行收费。这种模式使价格与服务成本挂钩,并降低了客户的使用门槛。例如,协作分析平台 Hex 借助 Stripe 实施了按用量计费模式,在上线后短短几个月内,累计处理了超过5亿次使用量计费事件,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按成果计费:客户仅在 AI 产生实际结果时才付费。这种模式尤其适合智能体工作流 (Agentic Workflows),大幅减少了客户的前期投入风险,鼓励了更多企业尝试使用 AI。

尽管用量和成果计费模式在收入预测性方面面临挑战,但越来越多的 AI 企业开始引入预付费模式,以缓解现金流压力并提升收入可预测性,这对于初创早期的 AI 企业尤为适用。

智能体商务崛起:AI 重塑交易方式

AI 不仅在改变企业销售内容,更在重塑交易方式。AI 智能体正逐步承担传统人工任务,例如产品调研、下单采购、订阅管理等,并以自主化方式执行。例如,ElevenLabs 通过语音自动化 AI 智能体处理订阅与退款事务;Perplexity 和 Payman 则实现了 AI 驱动的无缝支付。

这场转变将深刻改变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方式、交易流程乃至底层商业逻辑。它不仅需要更新商业与定价模式(如按用量计费、按成果付费或按价值定价),还要求企业配备支持安全自主交易的技术基础设施,以匹配 AI 智能体在财务决策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企业普遍将智能体商务视为未来发展方向。Stripe 最新调研显示,53% 的全球企业高管表示正在为智能体商务做准备,而当被问及“未来两年内智能体商务的重要性”时,更有 63% 的受访者给出了7分或以上的评价(满分10分)。

目前已有数以千计的开发者开始集成围绕 AI 智能体构建的支付工具,Stripe 的智能体开发工具包每周下载量达数千次,仅2024年就有数百家智能体初创公司在 Stripe 上启动运营,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攀升。

Stripe 通过提供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助力 AI 企业快速启动、灵活变现与全球扩张,包括快速公司注册、加速营收里程碑、原生全球化支持、灵活定价模式以及欺诈预防和税务合规自动化等服务。AI 经济的良性循环——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和全球扩张——正在加速形成,预示着一个充满活力的智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