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平臺 Stripe 發佈最新分析報告,深入剖析其平臺上排名前100位的 AI 企業的支付數據,揭示了人工智能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並在營收增長、全球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呈現出顯著趨勢。
作爲 OpenAI、Anthropic、Midjourney 和 Cohere 等知名 AI 企業的金融服務夥伴,Stripe 對這場技術浪潮中 AI 初創公司從“用戶需求”到“企業營收”的加速轉化擁有獨特洞察。
報告指出,AI 經濟的迅猛發展主要由三大關鍵趨勢驅動:
AI 初創公司實現營收里程碑的速度超越以往任何一代科技公司,包括 SaaS 企業;
AI 公司在起步階段即同步拓展國際市場,具備“天生全球化”的基因;
以及層出不窮的創新商業模式和變現策略,加速了營收增長和市場採納率。
營收增長進入“火箭”模式
AI 企業達成關鍵營收里程碑的速度遠超預期。Stripe 平臺百強 AI 企業實現 100萬美元年化營收的中位用時僅爲 11.5個月,比營收增長最快的 SaaS 企業還快整整 4個月。在達到 500萬美元年化營收時,AI 企業的中位用時爲 24個月,而 SaaS 企業則需 37個月,AI 公司在此項上快了近一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0-2023年間成立的年輕 AI 公司,其營收表現更是驚人:實現 100萬美元年化營收僅需 5個月,而 500萬美元年化營收則需 13個月。這比2020年前成立的 AI 公司分別縮短了 11個月和 28個月,平均所需時間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強勁的市場需求是推動這一加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 2023年,全球企業採用 AI 技術的比例爲 55%,而到2024年,這一比例已升至 72%。
- 生成式 AI 的企業採納率在同期更是翻了一番。
- 截至2024年8月,美國個人用戶對 AI 的採用率,大致是個人電腦與互聯網在發展同期的 兩倍。
報告中不乏高速增長的案例:
- Bolt:一個允許用戶通過提示創建、運行、編輯和部署全棧網頁及移動應用的平臺,僅用 2個月就達到了 2000萬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
- Lovable:一個無需編寫代碼即可構建高質量軟件的工具,僅用 3個月就實現了 1700萬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
- Cursor:一個 AI 驅動的代碼助手,在 3年內實現了超過 1億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
天生全球化:AI 市場滲透無邊界
與過去初創企業先深耕本地市場再逐步海外擴張的傳統路徑不同,AI 公司正打破常規,從成立之初便具備國際化基因。
數據顯示,Stripe 平臺上的百強 AI 企業在上線第一年內銷售覆蓋的國家數量是同期 SaaS 企業的近 兩倍 (AI 企業平均覆蓋 55個國家,SaaS 企業爲 25個)。這一領先優勢在隨後四年中持續保持,例如上線第四年,AI 企業平均覆蓋 104個國家,而 SaaS 企業爲 57個。
全球各地對 AI 產品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一些增長最快的地區出人意料,如冰島、愛沙尼亞、盧森堡、瑞士和新加坡,正迅速成爲人均 AI 採購密度最高的新興熱點國家和地區。例如,Midjourney 截至2024年的業務已覆蓋全球 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越了所有其他 Stripe 用戶。
商業應用版圖:從通用到垂直,創新變現層出不窮
目前,大多數 AI 公司仍以行業通用工具爲主。在 Stripe 平臺上的百強 AI 企業中,有 80家提供內容生成、聊天機器人或 AI 基礎設施等橫向應用,尚未聚焦於特定行業的深度場景。
然而,報告也觀察到一個明顯的轉變趨勢:AI 企業正逐步轉向面向特定行業、契合具體業務流程與客戶需求的定製化解決方案,這與早期 SaaS 模式的發展路徑如出一轍。
這些垂直化產品不再是對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簡單包裝,而是深度嵌入行業工作流、數據體系與場景語境的“原生”智能工具。典型案例包括:
- 醫療保健領域:Abridge、Nabla 和 DeepScribe
- 房地產營銷:Studeo
- 建築行業:SketchPro
- 餐廳預訂:Slang.ai
- 物業管理:HostAI
- 法律領域:Harvey 公司的 AI 法律助手,僅在2024年一年間,營收就實現了四倍增長,並被衆多《財富》500強企業採用。
隨着 AI 行業的逐漸成熟,企業正在加速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變現路徑。除了傳統的訂閱模式,按用量計費和按成果計費模式正日益流行。
按用量計費:根據客戶使用 AI 服務的時長、數據量或 API 調用次數進行收費。這種模式使價格與服務成本掛鉤,並降低了客戶的使用門檻。例如,協作分析平臺 Hex 藉助 Stripe 實施了按用量計費模式,在上線後短短几個月內,累計處理了超過5億次使用量計費事件,運營效率顯著提升。
按成果計費:客戶僅在 AI 產生實際結果時才付費。這種模式尤其適合智能體工作流 (Agentic Workflows),大幅減少了客戶的前期投入風險,鼓勵了更多企業嘗試使用 AI。
儘管用量和成果計費模式在收入預測性方面面臨挑戰,但越來越多的 AI 企業開始引入預付費模式,以緩解現金流壓力並提升收入可預測性,這對於初創早期的 AI 企業尤爲適用。
智能體商務崛起:AI 重塑交易方式
AI 不僅在改變企業銷售內容,更在重塑交易方式。AI 智能體正逐步承擔傳統人工任務,例如產品調研、下單採購、訂閱管理等,並以自主化方式執行。例如,ElevenLabs 通過語音自動化 AI 智能體處理訂閱與退款事務;Perplexity 和 Payman 則實現了 AI 驅動的無縫支付。
這場轉變將深刻改變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方式、交易流程乃至底層商業邏輯。它不僅需要更新商業與定價模式(如按用量計費、按成果付費或按價值定價),還要求企業配備支持安全自主交易的技術基礎設施,以匹配 AI 智能體在財務決策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企業普遍將智能體商務視爲未來發展方向。Stripe 最新調研顯示,53% 的全球企業高管表示正在爲智能體商務做準備,而當被問及“未來兩年內智能體商務的重要性”時,更有 63% 的受訪者給出了7分或以上的評價(滿分10分)。
目前已有數以千計的開發者開始集成圍繞 AI 智能體構建的支付工具,Stripe 的智能體開發工具包每週下載量達數千次,僅2024年就有數百家智能體初創公司在 Stripe 上啓動運營,預計2025年這一數字將進一步攀升。
Stripe 通過提供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助力 AI 企業快速啓動、靈活變現與全球擴張,包括快速公司註冊、加速營收里程碑、原生全球化支持、靈活定價模式以及欺詐預防和稅務合規自動化等服務。AI 經濟的良性循環——資本投入、技術創新和全球擴張——正在加速形成,預示着一個充滿活力的智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