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6氪报道,资深作者碧根果最近进行了一个月的AI创作实验。他先是用AI工具快速打造了一个杭州亚运会主题的小红书博主,发现AI做内容效率很高。后来他创建了多个AI账号,但发现产生的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所以他改为带着AI去现场,让AI帮助生产优质的实用性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AI不仅是工具,更是思考和创作的伙伴,AI与人类共创的时代早已来临。
相关推荐
支付宝推出“AI付”服务,业内第一次在智能体内说话完成下单支付
支付宝在2025外滩大会上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率先应用于瑞幸咖啡AI点单助手,用户可通过语音完成下单支付,实现智能体下单与支付全链路打通,提升AI服务体验。
豆包正式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豆包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家长可设置密码开启。该模式下,推荐视频、第三方网页、外部智能体对话及AI创作功能默认关闭,但翻译、深入研究等功能仍可正常使用。此模式旨在帮助家长限制孩子不当使用设备。
OpenArt 推出“一键故事”功能,掀起“脑腐病”视频新浪潮
AI初创公司OpenArt推出的"一键故事"功能引发关注,该功能可快速生成1分钟AI视频,提供三种创作模板。其核心技术解决了AI视频角色一致性的行业难题,整合50多个AI模型。但AI创作面临版权风险,OpenArt承认部分角色可能侵权,已采取规避措施。公司采用订阅制,获500万美元融资,预计年营收超2000万美元。AI视频创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知识产权等法律挑战。
ElevenLabs 推出 AI 音乐生成器,并声称已获准用于商业用途
AI音频公司ElevenLabs推出商用音乐生成模型,首次跨界进入AI音乐市场。该公司与Merlin Network和Kobalt Music Group达成授权合作,获得合法训练数据,规避版权风险。这种授权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既保护艺术家权益又开辟新收入来源。此举反映AI创作市场正走向规范化发展,在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间寻求平衡。
AI成媒体“毒药”?Quartz步后尘,低质内容致品牌陨落、编辑遭清洗
曾经备受尊敬的商业出版物Quartz,在经历了一段令人困惑且充斥低质量人工智能内容的时期后,最终被廉价出售,其编辑团队几乎全军覆没。这再次敲响了警钟,警示媒体行业盲目拥抱劣质AI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Quartz由其联合创始人扎克·西沃德(现任《纽约时报》AI计划负责人)在博客中回顾,自2012年以来已数次易手。上周,它再次被转卖给加拿大软件公司Redbrick,收购方同时还购入了商业网站The Inventory,具体金额未公开。而在此次交易中,Quartz除主编和执行编辑外的所有编辑人员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