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動——“科創引領·慧建智城”上海住建行業科技大會在科學會堂召開,市住建委現場揭曉年度“十佳”人工智能應用案例,並聯合交大、上理工等高校發佈2025年度重點科研目錄,標誌着上海住建領域全面進入AI原生時代。

入選“十佳”的4項AI成果  

1. 雲工大模型:國內首個建築行業MaaS平臺,開放30+專業大模型API,支持CAD圖智能生成、規範自動審查,已在上海機場聯絡線等12個項目落地,平均設計效率提升42%。  

2. 天蟬施工機器人系統:基於“天工開物”AI智巡平臺,實現羣體機器人協同綁鋼筋、澆築與質量巡檢,人工減少35%,安全事故率下降60%。  

3. 生成式CAD圖紙解析平臺:一鍵將PDF/圖片轉成可編輯BIM模型,元素識別準確率94%,已用於北橫通道東段數字化移交。  

4. 盾構自主駕駛大模型:實時地質預測+推力控制,使盾構機日均推進速度提高18%,地表沉降控制在5毫米以內。

政策與資金  

大會同步簽訂6項產學研合作協議,設立10億元“城市AI創新專項”,對納入《新技術推廣應用目錄》的項目給予最高3000萬元補貼,並優先推薦進入重大工程設備採購名錄。市住建委表示,2026年將把AI應用納入建設工程質量安全考覈指標,推動“模型即服務”在建築、市政、交通領域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