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信中國發布了關於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工作的最新公告。爲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創新和規範應用,網信部門聯合相關機構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持續開展備案工作。截至2025年11月1日,共新增7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國家網信辦完成備案。

image.png

在這一階段中,地方網信辦也針對通過 API 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調用已備案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或功能,開展了登記工作,新增了35款完成登記的應用。目前,全國範圍內,已有611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完成備案,同時30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或功能進行了登記。這標誌着我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監管與管理工作持續深入推進。

公告中指出,提供具備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企業,需通過所屬地方網信部門履行備案或登記程序。此外,已上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或功能,應在產品詳情頁面顯著位置公示所使用的已備案或登記服務,包括模型名稱、備案號或上線編號,以確保信息的透明度和規範性。

此次備案工作不僅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爲用戶使用相關服務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各相關方在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也需肩負起相應的責任,確保服務的合規性與合法性。  

劃重點:  

🌟已有611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完成備案,306款應用或功能進行了登記。  

📝 新增73款服務備案和35款登記的應用,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創新和規範。  

🔍 企業需公示已備案服務的信息,確保透明和合規性,維護用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