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文本、圖像、視頻之後,音樂正成爲生成式 AI 攻克的下一座高地。據《The Information》披露,OpenAI 正祕密研發一款全新的生成式音樂工具,能夠根據文本描述或音頻片段自動生成契合情緒與節奏的原創配樂。無論是爲短視頻一鍵添加氛圍感背景音樂,還是爲人聲演唱智能生成吉他伴奏,這項技術有望徹底改變內容創作者的音頻工作流。

爲提升模型的專業性與音樂表現力,OpenAI 已與全球頂尖音樂學府——茱莉亞音樂學院展開合作。通過邀請音樂專業學生對大量樂譜進行精細標註,團隊正在構建高質量的訓練數據集,使 AI 不僅“會編曲”,更能理解和聲結構、曲式邏輯與情感表達。這種對專業音樂知識的深度融入,標誌着 OpenAI 正從早期實驗性音樂模型(如早於 ChatGPT 時代的項目)轉向更具實用價值和藝術水準的生成系統。

音樂

目前,該工具的發佈形式仍處於保密狀態。它可能作爲獨立產品推出,也可能深度集成至 ChatGPT 或視頻生成模型 Sora 中,實現“文字生成視頻 + AI 自動配樂”的端到端創作體驗。儘管具體上線時間未定,但其技術方向已清晰指向多模態內容生產的閉環。

OpenAI 並非孤軍奮戰。谷歌、Suno 等公司也在加速佈局 AI 音樂生成,競爭日趨白熱化。然而,憑藉其在大模型架構、多模態對齊以及生態整合上的優勢,OpenAI 有望在專業性與易用性之間找到關鍵平衡點。對於視頻博主、獨立音樂人乃至影視製作團隊而言,一個能理解“憂傷的雨夜”或“熱血的追逐場面”並據此創作配樂的 AI 助手,或將真正打破音樂創作的技術與門檻壁壘。

當 AI 不再只是模仿旋律,而是開始“理解”音樂的情感語言,屬於創作者的新時代或許正在悄然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