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數據散落在Slack消息、Google Drive文檔、Salesforce客戶記錄和GitHub代碼庫中,員工每天耗費數小時在不同應用間切換查找信息——這一“知識孤島”困局,正被OpenAI一記重拳擊破。2025年10月26日,OpenAI正式面向Business、Enterprise及Edu訂閱用戶推出全新功能“Company Knowledge”(公司知識),標誌着ChatGPT從通用對話助手全面進化爲企業級智能中樞。

該功能的核心突破在於跨平臺數據聚合能力。無需手動上傳或反覆切換,ChatGPT now可直接訪問企業授權的12類主流協作系統,包括Slack、Google Drive、Gmail、Outlook、SharePoint、GitHub、HubSpot、Salesforce、Asana、Dropbox和Box等。用戶只需一句自然語言提問,如“移動端上線後客戶的主要反饋是什麼?”,AI便會自動橫跨多個數據源,整合郵件、聊天記錄、支持工單與項目文檔,生成結構清晰、附帶引用鏈接的精準回答。

驅動這一能力的是專爲多源檢索優化的GPT-5增強版模型。它不僅能處理模糊查詢,還能識別並調和不同來源間的矛盾信息。例如,當問及“明年公司目標是否確定”,系統會綜合Slack中的高管討論、郵件中的草案版本與Asana中的OKR進度,明確指出共識點與待決議項。配合“邊搜索邊思考”機制與時間過濾功能,事實錯誤率較此前降低78%,大幅提升了企業場景下的可靠性。

例如:ChatGPT 能自動爲即將召開的客戶會議生成簡報,整合自:Slack 客戶頻道的最新對話郵件.jpg

安全始終是企業部署的底線。Company Knowledge採用端到端加密,支持SSO登錄、SCIM用戶同步、IP白名單及完整API審計日誌。最關鍵的是,所有企業數據僅用於即時查詢響應,絕不用於模型訓練,確保商業機密與知識產權零泄露。管理員還可通過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分階段啓用連接器,從核心系統逐步擴展至專業工具。

實際應用中,該功能已展現出變革性潛力:會議前自動生成跨渠道客戶反饋摘要,產品發佈前快速梳理工程TODO與潛在風險,甚至爲採購決策整合歷史合同與供應商表現數據。用戶需在新對話中手動啓用該模式(啓用時暫禁用網頁瀏覽與圖像生成,但可隨時切換),實現“零跳出”的知識調用體驗。

在與Microsoft Copilot、Google Duet AI的競速中,OpenAI憑藉更廣泛的平臺兼容性與GPT-5的深度優化搶佔先機。分析指出,AI正從“內容生成”邁向“行動執行”,而企業數據的無縫整合將成爲下一階段競爭核心。OpenAI COO Brad Lightcap稱其爲“迄今最具影響力的生產力升級”。

對企業而言,這不僅是工具迭代,更是工作範式的重構。知識不再沉睡於孤島,而是隨問即得、驅動決策。正如AIbase所言:AI時代,知識即權力——而OpenAI,正把這把鑰匙交到每個組織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