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今日報道,正值秋季招聘季,作爲國家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腦機接口技術正從實驗室階段加速邁向產業化落地。這一前沿領域融合了生物醫學、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等多學科技術,正成爲高校畢業生新的就業增長點。

腦機接口AI機器人

數據顯示,預計到2027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達到55.8億元,年均增長率約爲20%。目前,全國已有數百家高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及企業佈局腦機接口研究與產業應用,涉及神經康復、智能假肢、教育訓練、智能駕駛等多個方向。然而,行業發展迅速,也導致相關複合型專業人才短缺。

爲應對這一趨勢,不少高校已着手培養“產學研一體化”的腦機接口人才。包括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已設立腦機接口研究院或交叉創新中心,推動多學科融合課程建設,並與產業界開展聯合實驗室和科研項目合作。

業內專家指出,腦機接口的應用前景極爲廣闊,從醫療康復、軍事指揮到智能人機交互,都可能成爲下一個產業增長極。隨着政策扶持與資本關注加深,未來三至五年將成爲腦機接口技術從研究驗證到商業落地的關鍵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