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AI是否應該介入傳統閱讀體驗的激烈爭論正在圖書館界上演。知名電子書和有聲書借閱應用Libby剛剛宣佈推出AI驅動的新功能"啓發我",然而這一看似貼心的升級卻意外地招致了讀者和圖書管理員們的強烈反對。

這個名爲"啓發我"的新功能允許用戶通過輸入提示詞或基於之前保存的書目來獲取個性化的圖書推薦。操作流程相當簡單直觀:讀者只需在Libby首頁點擊"啓發我"選項,首先選擇小說或非小說類別,然後通過年齡段、內容類型等更多篩選條件來縮小推薦範圍。

系統提供的選項頗具創意,用戶可以點擊"令人毛骨悚然"或"有趣幽默"等情緒標籤,然後進一步選擇具體場景,比如"關於現代家庭功能失調的黑色幽默"或"時空旅行者從中世紀騎士手中拯救龍族"等奇妙設定。基於這些選擇,應用將展示5本符合用戶需求的相關書籍。

圖書館 書房 閱讀 (2)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開發Libby應用的Overdrive公司強調,這項功能完全依賴於各個圖書館的數字館藏,因此只會推薦該圖書館實際擁有的書籍。系統還會優先推薦那些可以立即借閱的書目,確保讀者不會因爲等待而失去閱讀興趣。

儘管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只是AI的一個相對基礎的應用場景,但許多Libby用戶和圖書管理員卻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表達了強烈的反對聲音。他們明確表示更希望在沒有AI技術干預的情況下獲得圖書推薦。除了對AI技術本身的牴觸情緒外,還有不少人擔心AI體驗可能帶來的潛在隱私問題。

面對這些質疑聲音,Overdrive公司迅速發佈了一份關於Libby使用AI技術的政策文件來澄清相關擔憂。公司明確承諾避免收集"非必要的個人信息",即使需要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時,這些數據也不會與第三方或人工智能模型共享。更重要的是,用戶的詳細資料和活動記錄同樣不會傳遞給AI模型。

在具體的數據處理方式上,Overdrive採取了相當謹慎的措施。當用戶分享保存的標籤以獲取AI建議時,AI模型只能接收到書名信息用於推薦,而無法獲取關於用戶本人、設備信息或標籤名稱描述的任何詳細資料。

或許是預料到了可能出現的反對聲浪,Overdrive在官方聲明中特別強調,推出這項功能的目標絕非用生成式AI來取代"人類洞察力"。相反,公司將其定位爲對圖書管理員主導的圖書發現服務的"補充"。

Overdrive首席營銷官詹·萊特曼在聲明中表示:"啓發我功能通過負責任的AI集成幫助讀者更深入地探索當地圖書館精心策劃的精彩館藏。通過展示與讀者搜索內容相匹配的書目,啓發我幫助讀者發現更多圖書館已經投資採購的書籍。這不是要取代人類洞察力,而是讓發現過程變得更簡單、更智能、更直觀。"

據悉,該公司本月早些時候已經開始軟啓動這項功能,允許用戶通過在Libby應用中搜索"#InspireMe"來獲得訪問權限。隨着功能的正式發佈和全面推廣,預計所有Libby用戶將在9月份獲得這項新功能的使用權限。

這場圍繞AI圖書推薦功能的爭議反映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數字化時代,傳統的閱讀文化與新興AI技術之間如何找到平衡點。一方面,AI技術確實能夠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另一方面,許多熱愛閱讀的人們擔心過度依賴AI可能會削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及圖書管理員這一職業的獨特價值。

無論最終的市場反應如何,Libby此次的AI功能推廣都爲整個數字圖書館行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案例。它提醒我們,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用戶的真實需求和文化認同,技術進步不應該以犧牲用戶體驗和職業尊嚴爲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