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相關部門正式發佈《上海市加快推動"AI+製造"發展的實施方案》,該方案對人工智能在製造業的深度應用提出了具體的技術路徑和發展目標。
根據實施方案,上海將重點推動基礎模型在多個維度的技術突破。在多模態算法創新方面,方案要求AI模型需要深度理解流體力學、電磁學、真空物理等基礎物理規律,通過增強物理仿真能力來提升工業應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視覺處理能力建設上,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強AI對工業圖紙、設備操作手冊以及產品缺陷等關鍵信息的識別和理解能力。這一要求直接針對製造業中大量存在的技術文檔和質量檢測需求,旨在通過AI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升級。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時序數據處理和智能決策是方案關注的另一重點領域。通過加強AI對時間序列數據和工藝約束規則的深度理解,提升系統在複雜製造環境中的智能決策水平,爲生產優化和故障預測提供技術支撐。
在工業推理能力強化方面,上海計劃系統梳理製造業的標準操作流程,建立專門的工業提示詞庫,訓練智能體準確理解和執行各類工業任務、指令和角色要求。這一舉措將有效降低AI技術在工業場景中的應用門檻。
爲支持製造業的廣泛應用需求,方案還提出了針對性的技術解決方案。通過採用知識蒸餾和邏輯打分等先進方法,構建面向製造業泛化場景的推理數據集,爲工業模型的定製化微調提供數據基礎,確保AI技術能夠適應不同製造企業的具體需求。
這一實施方案的發佈標誌着上海在推動製造業智能化轉型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系統性的技術佈局和能力建設,上海有望在"AI+製造"領域形成競爭優勢,爲全國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可複製的經驗模式。
業內專家認爲,該方案的實施將加速AI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製造的全面升級,對提升上海乃至全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