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機器人初創公司Generalist正式發佈其里程碑式基礎模型——GEN-0,並首次揭示機器人領域的縮放定律(Scaling Laws),宣告機器人技術正從“任務定製”邁向“通用智能”的新時代。該模型基於27萬小時以上真實世界操作數據訓練,首次實現跨硬件平臺的“邊想邊做”能力,被業內視爲機器人版的“ChatGPT時刻”。

27萬小時真實數據:拒絕模擬,擁抱混亂世界
與依賴仿真環境或人類演示視頻的競品不同,GEN-0直接在高保真物理交互數據上訓練。這些數據來自全球數千家庭、倉庫與工作場所的真實場景,涵蓋剝土豆、擰螺絲、開包裝、組裝套件等數百種靈巧操作任務,每週新增超1萬小時。這種對“現實混亂性”的極致捕捉,使模型具備了傳統系統難以企及的泛化能力——它學會的不是理想動作,而是如何在滑動、遮擋、光照變化等干擾下完成任務。
7B參數是智能“相變”臨界點
Generalist的突破性貢獻在於首次量化機器人智能的縮放規律:下游任務誤差與預訓練數據量呈冪律關係(L(D) ∝ D⁻⁰·⁵)。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70億參數是能力躍遷的關鍵閾值。低於此值,模型在海量數據中“固化”,難以遷移;一旦突破,泛化能力呈指數級增長。這一發現爲行業提供了清晰路徑:持續擴大真實數據規模,即可系統性提升機器人智能水平。
Harmonic Reasoning架構:首次實現“邊想邊做”
GEN-0的核心創新是Harmonic Reasoning(諧波推理)架構,徹底解決機器人“思考”與“行動”割裂的難題。傳統系統需先規劃再執行,而GEN-0通過異步連續時間流,讓感知、推理與動作在統一時序中協同推進。演示中,機器人自主完成“組裝相機套件”全流程——摺疊托盤、取物、開袋、擺放、封裝、清理——全程無任何人類指令,動作流暢自然,宛如具備“類人直覺”。
跨平臺通用:一套模型驅動異構機器人艦隊
GEN-0採用“跨具身”設計,同一模型可無縫部署於6自由度機械臂、7自由度臂乃至16+自由度半人形機器人,無需爲每種硬件重訓策略。這意味着企業可構建統一智能中樞,管理多樣化機器人終端,大幅降低部署與維護成本。
數據飛輪啓動,通用機器人時代加速來臨
Generalist正通過其全球部署網絡構建“數據-智能”飛輪:更多機器人產生更多真實交互數據,反哺模型迭代,進而提升新機器人的能力。這一模式有望終結當前“一任務一模型”的碎片化生態,推動機器人從專用工具進化爲可自主學習的通用夥伴。
當然,挑戰猶存——數據隱私、算力成本與安全驗證仍需完善。但不可否認,GEN-0的出現,標誌着具身智能正式進入“可預測、可擴展、可規模化”的新紀元。當機器人能像大語言模型一樣從海量經驗中“自省”成長,科幻中的智能體,已悄然走進現實。而這場革命,纔剛剛拉開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