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鄰國公司週三公佈的季度財報顯示,儘管此前因選擇擁抱生成式AI而非人工員工遭遇廣泛抨擊,公司營收仍超出預期。這一消息推動多鄰國股價飆升近30%。
今年4月,CEO路易斯·馮·安透露多鄰國將轉型爲"AI優先"公司,逐步淘汰合同工。他還建議各團隊除非無法進一步自動化工作流程,否則不要增加員工招聘。藉助生成式AI技術,多鄰國新增148門語言課程,課程總量較此前翻了一倍多。
馮·安當時表示:"如果沒有AI,我們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將內容規模擴展到更多學習者。我們有責任儘快爲學習者提供這些內容。"
雖然部分多鄰國用戶認爲AI功能讓應用體驗變差,但公司財務數據卻講述着截然不同的故事。多鄰國預計今年營收將突破10億美元大關,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40%。這一增長表現雖然顯著,但處於公司此前預估40%-45%增長區間的下限,有投資者在週三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向馮·安提及這一點。
馮·安解釋道:"我們增長率偏向下限的原因是我談到了AI相關內容,但沒有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因此我們在社交媒體上遭受了一些抨擊。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讓社交媒體上的情緒變得積極。我們停止發佈尖銳的帖子,開始發佈能讓情緒更加積極的內容,這個策略奏效了。"
在TikTok平臺上,多鄰國視頻下的熱門評論仍多爲對公司AI策略的批評。尖刻的評論者會詢問出現多人的視頻是否使用AI製作,多鄰國通常回復:"不是的,這是我們優秀團隊製作的!"
即使公衆對多鄰國的態度發生轉變,但公司的財務表現並未受到影響。從公司角度來看,這纔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