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容創作者對人工智能巨頭 OpenAI 未經許可使用其受版權保護材料訓練生成式AI模型的行爲,表達了強烈不滿並採取了行動。

上週,代表包括知名動畫製作公司吉卜力工作室在內的多家出版商的日本行業組織——日本海外內容分發協會(CODA),已致信OpenAI,正式要求其停止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其成員的內容進行機器學習。

OpenAI

 吉卜力成“重災區” CEO也曾使用AI生成圖

吉卜力工作室(代表作《千與千尋》《龍貓》)受OpenAI產品的影響尤爲突出。今年3月,OpenAI的圖像生成器發佈後,“吉卜力動畫風格”的自拍和寵物照片迅速成爲流行趨勢,甚至連OpenAI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也一度將他在X上的頭像更換爲“吉卜力風格”的圖片。

如今,隨着更多用戶能夠使用OpenAI的視頻生成器 Sora,CODA要求OpenAI不得將其成員的內容用於機器學習。

⚖️“先斬後奏”模式引公憤,深度僞造易如反掌

CODA的請求並非空穴來風。OpenAI在處理版權內容時,採取的是**“事後請求原諒”而非“事先獲得許可”**的模式。這種做法不僅使任天堂等機構提出投訴,也引起了馬丁·路德·金博士遺產管理機構的不滿,因爲用戶可以輕易生成受版權保護的角色,甚至對已故名人進行深度僞造。

CODA強調,這種做法在日本可能被視爲版權侵權。根據日本的版權制度,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通常需要事先獲得許可,並且“沒有制度允許通過事後提出異議來規避侵權責任。” CODA進一步指出,在像Sora這樣的案例中,“當特定受版權保護的作品被複制或以類似方式生成爲輸出結果時,CODA認爲機器學習過程中的複製行爲可能構成版權侵權。”

💥版權法不明晰,宮崎駿曾表達“厭惡”

儘管OpenAI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配合請求,否則受害方將可能提起訴訟。然而,美國法律對於使用受版權保護材料進行AI訓練的規定仍不明確,1976年以來未更新的版權法幾乎沒有先例可循。美國聯邦法官近期的一項裁決認定,Anthropic公司使用受版權保護書籍訓練AI並未違反法律,儘管該公司因盜版用於訓練的書籍而被罰款。

吉卜力工作室的核心人物宮崎駿雖然未直接評論AI對其作品的改編,但他對AI技術的態度一直十分負面。在2016年,當他看到AI生成的3D動畫時,他表示“極其厭惡”,並強烈地感到這“簡直是對生命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