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宣佈將於明日正式揭曉混元3D AI引擎2.5(Hunyuan3D AI Engine2.5),進一步推動AI驅動的3D內容創作革新。據AIbase瞭解,作爲混元3D2.0的升級版本,2.5預計在幾何生成、紋理合成與生成速度上實現重大突破,爲遊戲開發、虛擬現實與創意設計等領域帶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騰訊官方預告引發了全球開發者與創作者的熱烈期待,相關細節將在明日發佈會公佈。AIbase爲您帶來最新前瞻報道。

image.png

核心升級:更高質量與更快生成速度

基於混元3D2.0的成功,混元3D AI引擎2.5將進一步優化其兩階段生成管道(幾何生成+紋理合成)。AIbase分析,其預期升級包括:  

幾何精度提升:通過優化的Hunyuan3D-DiT(Diffusion Transformer)模型,2.5將生成更精細的3D網格,改善複雜結構的邊緣與細節表現,如人物面部與機械零件。  

紋理合成增強:Hunyuan3D-Paint模型將支持更高分辨率的紋理輸出,優化多視角一致性,確保360°視角下的視覺真實性。  

生成速度突破:參考2.0的10-25秒生成時間,2.5可能進一步縮短至5-15秒,尤其在輕量化模型(如Hunyuan3D-2mini-Turbo)上表現更顯著。  

多模態輸入優化:支持更復雜的文本與圖像混合輸入,允許用戶通過自然語言描述或參考圖像生成高度定製化的3D資產。

社區推測,2.5可能整合最新的RomanTex紋理生成模型與MaterialMVP PBR材質生成技術(計劃於4月1日發佈),爲實時渲染與高保真應用提供支持。AIbase注意到,混元3D2.0已在VBench評估中超越開源與閉源競品,2.5的表現令人期待。

技術架構:延續與創新並存

混元3D AI引擎2.5延續了2.0的兩階段生成架構,核心組件包括:  

Hunyuan3D-DiT:基於流式擴散變換器,負責生成高精度3D幾何結構,支持多視角一致性與條件圖像對齊。  

Hunyuan3D-Paint:利用幾何先驗與擴散模型,生成高分辨率紋理,支持手繪與生成網格的靈活着色。  

Hunyuan3D-Studio:一站式創作平臺,預計2.5將新增動畫編輯與實時預覽功能,簡化專業與業餘用戶的工作流。

AIbase瞭解到,2.5可能引入自適應分類器自由引導(Adaptive Classifier-Free Guidance)2.0,進一步提升生成結果與輸入條件的對齊度。此外,社區反饋的拓撲優化問題(如骨骼動畫支持)或將在2.5中得到改進,增強其在遊戲開發中的實用性。

應用場景:從遊戲到電商的全面賦能

混元3D AI引擎2.5的發佈將進一步拓展AI在3D內容創作中的應用。AIbase總結了其主要場景:  

遊戲開發:快速生成低多邊形資產與高保真角色模型,加速關卡設計與原型測試,騰訊地圖已利用混元3D提升91%的導航圖標生成效率。  

虛擬現實與元宇宙:生成沉浸式3D環境與動態角色,支持VR/AR內容創作,提升用戶體驗。  

電子商務:爲產品生成可交互的3D模型,支持360°展示與實時材質調整,提升消費者購買體驗。  

影視與動畫:生成高質量預可視化資產與動畫序列,降低VFX與後期製作成本。

AIbase觀察到,混元3D2.0已在UGC創作與產品材質合成中展現出強大潛力,2.5的升級有望進一步推動這些領域的商業化應用。

上手指南:開源與用戶友好並重

混元3D AI引擎2.5預計延續開源策略,代碼與模型將在Hugging Face與GitHub發佈。AIbase整理了初步上手步驟:  

訪問Hunyuan3D Studio官網(3d.hunyuan.tencent.com)或Hugging Face空間,下載2.5模型與推理代碼;  

安裝環境(Python3.9+,NVIDIA A100/RTX3090+,推薦32GB RAM),運行env_install.sh腳本;  

使用Gradio App或API加載模型,輸入文本(如“賽博朋克城市”)或圖像生成3D資產;  

在Hunyuan3D-Studio中編輯紋理、動畫或導出glb/obj格式。

社區提供的ComfyUI-Hunyuan3DWrapper與Blender插件將繼續支持2.5,降低部署門檻。AIbase建議用戶關注明日發佈會,獲取最新的Windows兼容性更新與6GB vRAM優化模塊(如Hunyuan3D-2GP)。

社區反響與未來展望

混元3D2.0發佈以來,其高CLIP得分(0.809)與快速生成能力已獲社區高度評價,但拓撲問題與複雜場景支持仍需改進。AIbase觀察到,開發者期待2.5優化骨骼動畫兼容性與多語言提示處理,部分用戶希望新增圖像到視頻(I2V)功能。騰訊迴應稱,2.5將解決部分痛點,並計劃在2025年推出混元視頻模型,挑戰Runway Gen-3與Luma1.6。AIbase預測,隨着混元3D生態的擴展,騰訊或將推出MCP市場,整合Blender、Unity等工具,構建統一的AI創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