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在建築設計領域的崛起勢不可擋,但它並非無所不能,至少目前還無法取代人類的創造力。

多倫多Flashcube Labs的創始人兼負責人Kostika Lala認爲,AI雖然給行業帶來了顯著變化,但仍處於早期階段,目前的設計成果“還很基礎”。他強調,AI不會取代創造力,而是可以擴展建築師的創造力。 Flashcube Labs目前利用AI生成渲染圖,並且可以快速修改,無需重新建模。

在最近舉行的多倫多2024年建築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也討論了AI對建築業的影響。與會者之一,Architecture49的BIM協調員Victoria Ikede表示,雖然有些人擔心AI會搶走工作,但它也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她提到,自己十年前從事的BIM協調員一職,在當時並不存在。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在展會現場,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各種AI技術。Ikede在研討會上提到,AI在文本識別方面非常出色,可以更快地使用和微調BIM模型中的數據。通過對綜合數據庫進行AI訓練可以獲得最佳效果,她正在探索如何使用3D模型從編碼中獲得更多信息。不過,她也強調,AI更像是一個協作工具,而不是搜索引擎,它需要大量的指導和糾正。“它就像一個實習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做對了,也不知道背後的原因。”Ikede補充說,AI的輸出具有高度的隨機性,“你幾乎不可能得到兩次相同的輸出”。

Lala表示,AI的“幻覺”(生成並非基於輸入數據的信息)讓建築師感到沮喪,但也有方法可以控制它。他認爲,AI最大的進步將是從圖像到3D模型的轉換。他認爲,AI適合在學術環境中使用,可以作爲學生和教師的研究助手。不過,邁阿密大學建築學院的研究員Indrit Alushani指出,有些大學並不歡迎AI進入課程。他認爲,學生應該有機會了解並適當利用AI技術,儘管新技術總會面臨阻力。Alushani佈置給學生的一項練習是,針對特定系統創建多個AI迭代版本,然後對各種結果進行分析。

爲了增強安全性,Ikede建議設計公司應該使用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LLM)訓練AI,而不是使用ChatGPT或Gemini等開源AI。LLM還可以根據公司的特定需求進行訓練。

ZAS Architects + Interiors的Monifa Charles-Dedier同時也在多倫多大學和OCAD大學任教,她擔心過早地將AI引入學校可能會阻礙學生的學習過程,尤其是在學生還沒有掌握繪畫和建模能力之前。

專家組還討論了AI對設計版權的影響。加拿大在2022年頒佈了《人工智能和數據法》,旨在確保AI的設計和部署安全、透明和非歧視性,但Ikede表示,該法案沒有明確關於所有權的具體規定。她指出,版權法旨在保護人類而非機器的作品,而設計師可能正在與AI共同創作,因此這是一個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