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司法部(DoJ)在企業合規領域引入了新的要求,特別是針對人工智能(AI)的使用。隨着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 AI 技術,這項新規無疑爲合規官員增加了額外的壓力。企業現在需要認真考慮 AI 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否則可能面臨高額罰款。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司法部刑事司首席副助理司法部長 Nicole Argentieri 在一次演講中談到了企業合規計劃(ECCP)的新指南,這些指南旨在幫助企業避免法律問題。新的規定強調,合規官員必須考慮 AI 對公司合規能力的潛在影響。這意味着,企業不僅要關注 AI 的好處,還需要分析它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
這些新規明確要求合規官員自問一些關鍵問題,例如:“公司如何評估 AI 等新技術對遵守法律的能力?”“如何控制因使用這些技術而可能引發的意外後果?” 以及 “如何減少內部人員對這些技術的蓄意或魯莽濫用?” 這些問題反映了司法部在調查時會特別關注的內容。
Argentieri 指出,檢察官會考慮企業是否容易受到新技術導致的犯罪風險,比如虛假的批准和文檔。如果企業未能展示出有效的合規控制措施,後果將可能非常嚴重。此外,企業還需主動監控和測試 AI 應用,以確保其功能正常。
簡而言之,如果 AI 技術違反了法律,企業仍將承擔責任。因此,企業高管必須在問題出現之前主動識別並解決這些風險,確保合規措施得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 AI 合規性的新指南,ECCP 的更新還包括與舉報人相關的指導,旨在鼓勵員工報告非法活動。這一系列的新規,提醒各企業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要將法律風險納入考量。
劃重點:
🛡️ 新規要求企業合規官員認真評估 AI 的法律風險,避免面臨罰款。
🤖 企業需主動監控和測試 AI 應用,確保技術使用合規。
👥 司法部將加強對企業合規程序的審查,關注是否有效防範犯罪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