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出版界對 AI 驅動的搜索引擎發出了嚴重警告,認爲這些新興技術正在侵蝕新聞行業的根基。日本新聞出版社與編輯協會表示,AI 搜索引擎在未給予公平補償的情況下,肆意利用新聞媒體的內容,這種現象被稱爲 “搭便車”。也就是說,AI 系統借用新聞內容來獲利,但卻沒有對內容的創作和新聞生態系統提供支持。

有專家指出,隨着生成式 AI 系統的不斷髮展,可能會出現新的版權法,以解決潛在的侵權問題。這些 AI 系統可以自動從多個來源生成複雜的文本內容,因此引發了不少爭議。舉個例子,當有人詢問2024年1月1日能登半島地震的死亡人數時,谷歌的 AI 搜索引擎返回了這樣一個回答:“截至6月19日,能登半島地震造成282人遇難。” 這一信息明顯是綜合了多家電視臺和主要報紙的報道,甚至與某些報紙的報道內容幾乎完全一致。
日本出版界認爲,這種行爲侵犯了日本的版權法,因爲法律只允許爲搜索目的使用少量且有限的內容。更爲嚴重的是,他們擔心這種做法會助長錯誤信息的傳播,可能對民主基礎和國家文化造成 “不可逆轉的損害”。
其實,類似的擔憂在美國和歐洲也有出現,針對如 Perplexity 和谷歌 AI 概覽等搜索引擎的批評聲音不斷升高。這些服務利用網站內容,卻未能有效引流,可能會威脅到依賴直接網站訪問獲取收入的內容創作者的商業模式。
在這一背景下,日本出版協會呼籲對法律體系進行審視,以應對生成式 AI 技術帶來的挑戰。隨着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如何保護內容創作者的權益,已經成爲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劃重點:
📌 日本出版界擔心 AI 搜索引擎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利用新聞內容,可能導致版權侵權。
🔍 協會舉例指出,谷歌 AI 搜索返回的地震死亡人數與多家媒體報道高度一致,質疑其合法性。
⚖️ 專家呼籲修改法律,以應對生成式 AI 對新聞產業造成的潛在威脅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