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加强生成式AI能力,收购Rephrase

Figma宣布其AI设计工具Figma Make全面开放,支持自然语言生成应用原型。所有用户均可体验基础功能,但完整发布需升级"Full Seat"订阅。该工具支持上传设计参考图辅助AI生成,并提供精细化编辑功能。同时Figma推出AI积分系统,按会员等级分配使用额度,"Full Seat"用户暂享无限额度。平台还整合了图像生成、编辑及画质提升等AI功能,构建完整的设计辅助生态。
谷歌实验室推出实验性AI工具Opal,支持零代码开发AI应用。该工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和可视化编辑器,让用户无需编程即可构建AI驱动的迷你应用。核心功能包括自然语言驱动、可视化工作流编辑、谷歌AI生态集成及协作分享。目前仅限美国IP用户公测,未来或向全球开放。Opal降低了AI开发门槛,是谷歌推动AI民主化的重要尝试,有望重塑AI应用开发格局。
东南俄克拉荷马大学最新调查显示,约1/3美国人正使用ChatGPT等AI工具辅助职业转型。调查覆盖1000名不同世代人群,发现超半数受访者考虑转行,其中Z世代意愿最强(57%)。AI主要被用于撰写简历(43%)、研究工作机会(47%),18%的人通过AI发现新职业方向。但60%受访者更信任人类顾问,仅7%完全相信AI建议。专家预测AI将在5年内取代半数白领工作,科技公司已减少应届生招聘,同时高薪争夺AI顶尖人才。
南洋理工大学与上海AI Lab联合推出PhysX-3D项目,突破AI生成3D模型的"塑料感"瓶颈。该项目首创包含五大物理维度(尺寸、材质、功能、运动学、描述)的PhysXNet数据集,通过双分支架构PhysXGen模型实现几何外观与物理属性的同步生成。实验显示新系统在材质和功能预测误差上分别降低64%和72%,能准确生成物体的运动特性和材质属性。这项技术将推动3D生成从"虚拟建模"向"物理接地"转变,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带来革新。
谷歌推出革命性无代码AI开发工具Opal,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即可创建AI"迷你应用"。该工具将文字提示自动转换为可视化工作流,调用Gemini模型处理图像、内容创作等任务,大幅降低开发门槛。相比微软Power Platform等工具,Opal更侧重轻量级应用开发,操作简便直观。目前在美国公测,未来计划扩展地区和功能集成。Opal面向技术与非技术用户,支持快速原型设计和应用分享,在教育、营销等领域展现潜力,旨在让AI技术更易获取。
谷歌搜索专家在直播会议中强调,AI技术已深度融入搜索各环节但SEO基本原则不变。核心观点包括:1)AI功能基于传统搜索架构,现有SEO策略仍适用;2)谷歌不区分人工/AI内容,只关注质量与可信度;3)BERT、RankBrain等AI模型参与爬取、索引、排名全流程;4)AI摘要功能使普通结果点击率从15%降至8%,源链接点击仅1%。关键影响:虽然技术规则未变,但AI摘要导致网站流量显著下降,传统内容曝光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