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谷歌推出的人工智能(AI)概览功能正在显著改变用户的搜索习惯,并导致外部网站的流量大幅减少。这项研究表明,当谷歌在搜索结果顶部提供AI生成的摘要时,用户点击其他网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通常在阅读摘要后就结束了搜索行为。
AI概览:用户搜索行为的新常态
皮尤研究中心分析了2025年3月900名美国成年人的在线活动,追踪了近6.9万次谷歌搜索。结果令人震惊:在出现AI概览的搜索中,仅有8%的用户会点击标准搜索结果,这一比例远低于没有AI摘要时15%的点击率。更值得注意的是,用户点击AI概览中提供的源链接的概率仅为1%。
对于希望吸引访客的网站所有者来说,谷歌的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让他们通过搜索获得点击变得更加困难。| 图片:皮尤研究中心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点击次数的减少,还表现在用户更倾向于在谷歌平台内结束搜索。在使用AI概览的情况下,有26%的用户选择在谷歌上终止浏览,而使用标准搜索结果的用户中,这一比例仅为16%。这意味着AI概览使得用户在获取答案后更有可能直接离开,而无需再访问其他网站。
AI概览的出现频率与搜索查询的长度和类型密切相关。仅有8%的一到两个词的查询会触发AI摘要,但对于十个词或更长的搜索,这一比例跃升至53%。此外,如果问题以“谁”、“什么”或“为什么”开头,有高达60%的可能性会得到AI概览的解答。
赢家与输家:流量分配新格局
在AI概览中,88%的摘要至少链接到三个来源。维基百科、政府域名(.gov)、Reddit、新闻机构和YouTube是常见的来源。与传统搜索结果相比,维基百科和.gov网站在AI概览中出现的频率更高,而YouTube在标准搜索结果中则更为突出。Reddit和新闻网站在两种格式的链接中占比大致相同,约为5%。
显然,当谷歌的AI概览决定点击量时,维基百科和政府网站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对于新闻出版商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谷歌对新闻网站的依赖长期以来一直是行业痛点,出版商与谷歌就内容使用方式的争执从未间断。AI摘要的兴起,无疑将使这些争斗更加激烈。
此外,监管机构也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谷歌是否正在逐渐转变为一家媒体公司,并可能因此承担相应的监管风险?这显然是谷歌不愿被贴上的标签。
显然,当谷歌的人工智能概览决定点击量时,维基百科和政府网站是最大的“赢家”。| 图片:皮尤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的佐证:流量下降幅度可能更大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与近期其他独立研究不谋而合,进一步证实了AI概览正在重塑人们的搜索习惯,将用户更多地“困”在谷歌生态系统内,并减少与外部内容的互动。这与谷歌声称AI解答可能为网站带来更多点击量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Ahrefs最近的一项分析发现,AI概览导致热门搜索结果的点击率暴跌34.5%。另一项用户体验研究也揭示了更为显著的下降:在使用AI概览后,桌面端外部网站的点击率下降了三分之二,移动设备端则下降了近一半。许多用户认为AI概览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因此不再点击任何其他链接便离开了谷歌。
对于广大出版商、网店和内容创作者来说,这意味着潜在的流量急剧下降,以及对谷歌广告的依赖加剧。曾经作为自由信息网络的“开放网络”,正逐渐让位于一个更加中心化且可能由谷歌控制的AI界面。
据悉,谷歌正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出AI概览,并已在测试一项名为“AI模式”的更广泛的重新设计。与此同时,OpenAI和Perplexity等公司也在积极开发类似的搜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