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OpenAI 的數據中心合作伙伴正在積累鉅額債務,預計與這家初創公司相關的借款總額將接近1000億美元。這一財務壓力雖讓合作伙伴們揹負重擔,但 OpenAI 卻在這場資金遊戲中樂得其所,無需承擔任何財務風險。
資金規模:軟銀、甲骨文、CoreWeave 等已至少舉債300億美元投向 OpenAI 相關數據中心;Blue Owl、Crusoe 等基礎設施公司另靠與 OpenAI 的訂單償還約280億美元貸款;新的380億美元銀團貸款又在路上,總負債逼近1000億美元 。
風險分佈:虧損中的 OpenAI 自身幾乎零負債,40億美元信貸額度尚未動用;建設融資、利率風險、資產折舊全部由合作方及貸款機構承擔,形成“OpenAI 點菜,夥伴買單”的槓桿模式 。
背景動因:OpenAI 已承諾未來八年1.4萬億美元算力採購合約,對應36GW 以上容量,急需數據中心與芯片快速就位;算力短缺被視爲限制其用戶增長與模型迭代的最大瓶頸 。
市場影響:鉅額債務集中涌向 AI 基建,引發華爾街對“單一客戶依賴+高槓杆”風險的擔憂;若 OpenAI 收入兌現不及預期,高負債的 CoreWeave、項目密集的甲骨文等可能首當其衝面臨現金流壓力 。
簡而言之,OpenAI 正把史上罕見的資本密集型基建任務“外包”給合作伙伴的資產負債表,自己保持輕負債表、重合約承諾,以債務驅動的擴張繼續在全球搶建 AI 計算據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