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初的幾個月裏,全球科技公司面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關稅壓力。然而,自 10 月以來,市場對人工智能(AI)泡沫的擔憂已成爲主要關注點,投資者對 AI 公司的高估值變得愈加謹慎。


軟銀集團作爲一家深度投資於 AI 公司的日本科技巨頭,自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26 日,其股價暴跌 40%,市值蒸發近 500 億美元。此次金融動盪並非因單一事件引起,而是多重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以 Palantir 科技公司爲例,儘管其第三季度業績亮眼,但股價卻下跌,這讓投資者對其估值產生了擔憂。


市場的反應標誌着投資者行爲的根本轉變,以往強勁的業績已不足以支撐基於未來 AI 潛力的高估值。根據《美國銀行》全球基金經理調查,54% 的受訪者認爲 AI 相關資產已處於泡沫狀態,60% 的人表示全球股票被高估。


軟銀的投資組合中包括 Arm、OpenAI、Perplexity、Databricks 和字節跳動等 AI 公司,因此其更容易受到 AI 相關憂慮的影響。在 Palantir 股價下跌後,軟銀於 11 月 5 日發佈季度財報,並於 11 月 11 日宣佈出售其在 NVIDIA 的全部股份,以深度投資 OpenAI,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


專家表示,軟銀的戰略調整讓部分投資者產生了疑慮,許多人對軟銀能否在 AI 熱潮中找到成功的投資機會表示懷疑。與此同時,全球半導體市場也受到了軟銀股價下跌的波及,主要科技公司的股票均出現下跌,包括 NVIDIA、臺積電和阿里巴巴。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谷歌推出的 Gemini 3 受到廣泛關注,許多投資者開始擔心 OpenAI 能否維持其市場主導地位。未來,隨着 AI 技術的不斷髮展,投資者們期待軟銀能夠調整其風險策略,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劃重點:

- 📉 軟銀股價在短短几周內暴跌 40%,市值損失達 500 億美元。

- 🔍 54% 的投資者認爲 AI 資產已處於泡沫狀態,市場對 AI 高估值的信心減弱。

- ⚙️ 谷歌新 AI 產品 Gemini 3 的發佈讓投資者擔憂 OpenAI 的競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