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源工具到獨角獸,僅用一年時間——瑞典AI編程平臺Lovable正以驚人速度重塑軟件開發的邊界。據CEO Anton Osika在里斯本Web Summit上透露,平臺月活用戶已逼近800萬,較7月公佈的230萬激增近250%;更驚人的是,每天有超10萬款新產品在Lovable上誕生,從學生作業到年入70萬美元的創業項目,AI“氛圍編程”(vibe coding)正釋放前所未有的創造力。

Lovable脫胎於Osika早年開發的開源項目GPT Engineer,但其野心遠不止服務程序員。正如他所說:“我們不是爲會編碼的1%,而是爲不會編碼的99%而建。”用戶只需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如“做一個帶用戶登錄的電商頁面”——平臺便自動生成可運行應用,真正實現“Demo,not memo”(用原型代替文檔)的產品文化。目前,超半數《財富》500強企業已將其用於內部創新,而11歲少年也能用它復刻Facebook。

估值衝50億美元?增長光環下的隱憂

資本熱情同樣高漲:Lovable今年已完成2億美元融資,估值達18億美元,市場傳聞新投資者願以50億美元接盤。但高光之下暗流涌動。巴克萊銀行9月報告顯示,其網站流量較年初峯值下滑40%,引發“氛圍編程是否已見頂”的質疑。儘管Osika強調淨美元留存率超100%(用戶支出持續增長),且員工數已突破100人,但可持續性仍是懸頂之劍。

安全成最大短板,Lovable緊急補課

更嚴峻的挑戰來自安全。此前有報道指出,某Lovable構建的應用意外泄露7.2萬張含GPS與用戶ID的圖片,暴露“零代碼”開發的合規風險。對此,Osika坦言,安全團隊是當前招聘最快部門,目標是“讓Lovable比純手寫代碼更安全”。平臺現已內置多層安全掃描,但仍建議金融等敏感應用額外聘請專業審計——AI尚不能替代人類對風險的終極判斷。

巨頭環伺,Lovable選擇“不卷”

面對OpenAI、Anthropic等模型方紛紛推出自家編程智能體,Osika展現出罕見的開放態度:“只要能釋放人類創造力,誰做都值得慶祝。”他拒絕陷入硅谷式“內卷”,推崇北歐工作文化——團隊中多數核心成員已爲人父母,拒絕12小時工作制。“我們追求使命驅動,而非盲目衝刺。”

終極願景:打造“最後一款軟件”

Lovable的野心,是成爲產品團隊的“全能終端”——從用戶洞察、原型設計到部署運維,一切通過自然語言完成。當一名產品經理能用一句話生成可測試MVP,軟件開發的民主化才真正到來。

AIbase認爲,Lovable現象既印證了AI降低創作門檻的巨大潛力,也揭示了新興範式的脆弱性:流量≠留存,速度≠穩固,創意≠安全。在“人人皆可造物”的未來,真正的護城河或許不是模型,而是信任——而Lovable,正站在信任構建的關鍵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