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AI專家李飛飛創立的World Labs近日正式推出其首個商業產品——Marble3D世界模型公測版。這一創新工具支持從文本提示、單張圖像、多張圖片、視頻或粗糙3D佈局直接生成完整、可導航的3D虛擬世界,用戶不僅能實時交互編輯,還可輕鬆導出Gaussian splats(高斯濺射)、三角網格或視頻格式。

QQ20251113-163008.jpg

繼兩個月有限beta測試後,此次公測標誌着World Labs從實驗室概念向實用工具的華麗轉身,估值已超12.5億美元的初創公司,正以“大型世界模型”重塑AI生成內容的邊界。

Marble的核心突破:多模態輸入,一鍵構建沉浸式3D世界

Marble的魅力在於其多模態生成能力,用戶只需輸入簡單描述或上傳媒體,即可生成大規模、風格多樣的3D環境。生成過程通常只需10分鐘左右,輸出結果幾何結構清晰、一致性強,支持實時探索(如鼠標導航瀏覽)。具體亮點包括:

靈活輸入與即時生成:從單一文本提示(如“未來城市街景”)或圖像擴展到完整世界;多圖融合可合併環境,視頻輸入則捕捉動態元素,確保輸出持久且可導航。

交互式編輯與擴展:內置Chisel實驗性3D編輯器,用戶可先粗略勾勒空間佈局(如牆壁、房間或地形),再用文本提示注入視覺風格。這種“結構分離風格”的設計類似於HTML與CSS的組合,避免了純文本編輯的侷限性。支持一鍵擴展現有世界,或無縫組合多個場景,構建大型虛擬空間。

多格式導出,跨平臺應用:生成後可直接下載Gaussian splats(用於高效渲染)、三角網格(適用於建模軟件)或增強視頻(添加細節、運動並清理邊緣)。這讓Marble成爲遊戲開發、視覺特效(VFX)和虛擬現實(VR)項目的理想資產。

World Labs強調,Marble並非一次性生成,而是“持久性”世界模型,能模擬物理真實性,減少生成過程中的變形和不一致問題。公測版已集成Marble Labs工作區,提供案例研究和文檔,幫助創作者探索工作流。

行業影響:3D路徑 vs 視頻路徑,誰將主導AI內容生成?

此次公測讓World Labs在“世界模型”賽道中脫穎而出,與谷歌DeepMind的Genie(仍處研究預覽)及新興初創如Decart、Odyssey形成直接競爭。

專家指出,Marble的3D焦點填補了當前AI多侷限於2D文本/圖像的空白,推動從“閱讀寫作”向“感知構建”的躍進。潛在應用包括機器人訓練模擬(生成真實環境數據)和影視製作(快速原型化場景)。有趣的是,這一工具或將重塑視頻數據生成生態。用戶可利用Marble從3D世界導出高質量視頻序列,結合AI增強(如添加運動軌跡),高效製造訓練數據集。這比純視頻路徑(如Sora式生成)更具空間深度,適用於需要物理一致性的場景。

未來,隨着模型迭代,3D路徑或將勝出——但視頻路徑的即時性仍具優勢。World Labs聯合創始人表示,此爲“空間智能”的第一步,下一代模型將賦能人類與AI代理共同互動虛擬世界。結語:AI空間革命啓幕,創作者的3D playground來了Marble的公測不僅點燃了AI生成3D的熱情,也爲開發者打開了無限創意之門。免費版提供基礎生成,付費計劃(標準版20美元/月起)解鎖更多配額和商業權。

體驗地址:https://marble.worldlabs.ai/wor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