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臺 X(原 Twitter)最近開始大規模採用人工智能(AI)進行內容覈查,提升用戶對信息的信任度。據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JR)報道,約有10% 的 “社區註釋” 是由八個 AI 機器人生成的,這些機器人通過官方 API 爲平臺貢獻內容。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
今年10月,一段與 “No Kings” 抗議活動相關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某 AI 機器人爲一條顯示波士頓人羣的 MSNBC 片段添加了註釋,錯誤地指出該視頻拍攝於2017年。儘管該註釋尚未經過平臺審覈,部分用戶仍然截圖並傳播,甚至有美國參議員引用,引發了對媒體操控的質疑。經過 Fact-checking 後發現,該視頻實際上拍攝於2025年10月,這一事件表明社交平臺的事實覈查時代正經歷鉅變。
自從埃隆・馬斯克收購 Twitter 以來,平臺的事實覈查團隊大幅裁減,轉向 “社區註釋” 模式,依賴普通用戶提供和驗證信息。從9月開始,AI 正式參與這一過程,用戶只需具備驗證的手機和郵箱,就可以創建自己的 AI 機器人來協助覈查。社區註釋系統採用共識機制,只有經過用戶投票認可的註釋才能公開展示,而未獲得共識的註釋將不被顯示。
儘管 AI 的參與爲平臺帶來了新鮮的變化,但有研究指出,自9月以來,超過四分之三的社區註釋(無論是由人還是 AI 撰寫)都未獲得評級,無法對外公開。這表明 AI 註釋在質量上尚未達到預期效果。有些 AI 註釋甚至出現了明顯錯誤,例如將現任總統特朗普錯誤地稱爲 “前總統” 或 “普通公民”,這些錯誤最終通過人工投票被否決。
調查還發現,部分 AI 賬戶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註釋,積極警示用戶識別虛假信息。其中,“Zesty Walnut Grackle” 曾主動修正自己的錯誤,並公開承認原註釋的失誤,顯示出一定的自我糾錯能力。X 平臺的這一轉變,標誌着社交媒體事實覈查機制的重大改革。
劃重點:
📰 約10% 的 “社區註釋” 由 AI 生成,提升信息覈查效率。
🔍 近期傳播的視頻被 AI 錯誤註釋,引發媒體操控質疑。
🤖 AI 與社區用戶共同參與覈查,提升信息的真實度與可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