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 創作的作品和相關的著作權問題愈發引起關注。11月3日下午,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宣佈了一起備受矚目的案件:這起案件被稱爲上海首例人工智能大模型著作權侵權案。法院判決被告必須停止侵犯原告公司在《鬥破蒼穹》系列動漫中美杜莎角色的相關權利。

案件的起因是被告李某利用某個平臺,截取了《鬥破蒼穹》中美杜莎角色的多張圖片,並將其製作成圖包。隨後,他使用平臺提供的 “訓練 LoRA” 功能,藉助這些圖片生成了兩款新的美杜莎 LoRA 模型。這些模型允許其他用戶通過輸入不同的提示詞,生成與美杜莎角色相似的圖片。原告公司認爲,李某的行爲不僅侵犯了他們的複製權和改編權,還涉及不正當競爭。

版權,專利

原告的訴求包括要求被告停止侵權、發佈聲明以消除影響,並要求賠償200萬元的經濟損失和維權開支。而被告則辯稱 “美杜莎” 這一名稱並非其原創,且作爲平臺方不應承擔侵權責任,因爲他們已採取措施下架涉嫌侵權的模型,並及時通知了相關的海外 AI 平臺。

經過審理,法院認爲 “美杜莎” 一詞在不同文化中具有多重含義,並不具備獨特的商品名稱保護。最終,法院判決李某停止侵權,並賠償原告公司經濟損失3萬元及維權支出2萬元,駁回了原告的其他請求。這一判決不僅涉及到個案的處理,也爲未來的 AI 創作和著作權保護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