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penAI 的聯合創始人 Andrej Karpathy 對 AI 智能體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指出,儘管 AI 技術在迅速發展,但目前的智能體依然 “不夠用”。在一次採訪中,他坦言:“現在的智能體智能水平較低,缺乏多模態能力,無法真正操作電腦,更談不上持續學習。” 他認爲,這些系統無法記住用戶輸入的信息,認知能力遠遠不夠,因此,很多時候都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Karpathy 預測,要解決這些問題,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儘管業界普遍期待 2025 年成爲 “智能體之年”,但他認爲這只是一種樂觀的幻想。他解釋道,智能體應當具備自主完成任務的能力,能夠拆解問題、規劃方案,並在沒有用戶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執行。但現實中,這些目標仍顯得遙不可及。
他進一步表示,當前 AI 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智能體自身的能力。Karpathy 甚至形象地描述道,現在的 AI 行業就像是已經身處於未來 —— 全自動化的系統在獨立地完成代碼編寫,而人類的參與感越來越少。他對此表示擔憂,並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未來。
在 Karpathy 理想的 AI 世界裏,人與 AI 的合作應當是互補的。他希望智能體能夠主動調出 API 文檔,並準確調用接口,而不是隨意猜測。他渴望 AI 在協作中不斷學習和成長,而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堆可能並不有效的代碼。他認爲,如果一味追求取代人類的智能體,最終只會導致人類的價值被削弱,而 AI 生成的低質量內容將充斥網絡。
儘管對當前的 AI 發展表示悲觀,Karpathy 仍堅稱自己不是 AI 的悲觀主義者。他在強調對未來的謹慎預期時提到,與那些完全否定 AI 的觀點相比,他的態度仍然算是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