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被認爲懸而未決的數學難題,竟然在22年前就已經有了答案。近日,OpenAI的最新AI模型GPT-5Pro通過一張問題截圖,成功定位到了埃爾德什問題#339在2003年就已發表的證明論文,這一發現讓數學界驚訝不已。
埃爾德什問題#339由著名數學家保羅·埃爾德什提出,屬於數論領域的經典難題。問題的核心是,如果有一個由自然數構成的集合A,也稱爲r階基,那麼是否能夠確保用A中r個不同元素之和所形成的整數集合具有正的下密度。這一問題長期以來被認爲是待解決的數學難題,吸引了衆多數學家的關注與研究。

然而最新研究顯示,這一問題的答案早在2003年就已經在Hegyvari、Hennecart和Plagne的論文中被證明。GPT-5Pro通過分析問題截圖,快速定位到了這篇關鍵文獻,成功揭示了答案。這一能力的展示不僅讓GPT-5Pro成爲學術界的偵探,也爲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加速數學研究的新工具。
這一發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一些網友開始探討與該問題相關的其他數學問題,比如華林問題等,但很快意識到它們與埃爾德什問題#339的嚴格性有所不同,最終並未影響原問題的結論。專家們開始關注GPT-5Pro在驗證學術文獻中展現出的驚人效率,認爲這可能會極大推動科學研究的發展。
數學界多位學者表示,利用AI技術協助研究,能夠幫助他們更快速地找到答案,減少不必要的研究時間。這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反映出學術研究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即大量已發表的研究成果可能因爲信息檢索困難而被遺忘或忽視。
這一事件的意義不僅在於找到了一個被遺忘的答案,更在於展示了AI在學術研究中的獨特價值。隨着學術文獻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傳統的文獻檢索方法越來越難以應對海量信息。GPT-5Pro這樣的AI工具能夠快速篩選和定位相關文獻,幫助研究人員避免重複研究,將精力集中在真正未解決的問題上。
這一進展讓人們對未來的數學探索充滿期待,也讓我們見證了人工智能在學術研究中的巨大潛力。從幫助發現新知識到挖掘被遺忘的已有知識,AI正在成爲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助手。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AI與人類研究者的協作模式可能會爲學術界帶來更多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