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即將面臨更多初輪篩選面試,但這並不意味着職位數量增加,而是因爲招聘人員正在將例行篩選任務外包給AI系統。

初創公司Alex正在爲企業提供AI招聘官服務,幫助進行視頻面試和電話篩選。聯合創始人Aaron Wang在約18個月前創立該公司,他向TechCrunch透露,公司的語音AI工具能夠在應聘者提交申請後立即進行自主面試。"我們的AI招聘官每天進行數千場面試,幫助求職者在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公司獲得工作機會。"

曾在Facebook工作並擔任對衝基金量化分析師的Wang拒絕透露具體客戶名稱,但表示客戶包括財富100強企業、金融機構、全國性連鎖餐廳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投資者將AI面試官的興起視爲許多企業必然採用的趨勢。這一判斷促成了Alex由Peak XV Partners領投的170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還獲得Y Combinator和Uncorrelated Ventures的參與,以及數家未透露名稱的財富500強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等投資者的支持。這輪融資是在去年由1984Ventures領投的300萬美元種子輪之後進行的。

AI機器人面試,談判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Alex並非唯一提供AI招聘服務的公司。該初創公司的競爭對手包括HeyMilo、ConverzAI和Ribbon等早期階段公司。此前報道稱正在以100億美元估值尋求新一輪融資的快速增長AI數據標註初創公司Mercor,最初也是從AI招聘業務起家。

Alex的長期願景是通過面試數百萬求職者,建立比LinkedIn目前提供的更豐富、更深入的職業檔案數據。Wang表示:"我們的理論是,與你進行10分鐘對話告訴我的信息,比你的LinkedIn個人資料要多得多。"

但目前Alex專注於幫助招聘人員騰出時間,與預篩選合格的候選人建立關係併爲招聘經理提供建議。

從技術應用角度看,AI面試系統可以處理背景覈查、薪資需求確認和可用性驗證等標準化篩選任務,理論上能夠提高招聘效率。然而這一趨勢也引發了關於求職體驗和招聘公平性的討論。

AI面試系統的侷限性值得關注。自動化篩選可能無法捕捉候選人的軟技能、文化適配度或非傳統背景帶來的獨特價值。此外,算法偏見問題也可能影響篩選結果的公平性。

對求職者而言,這意味着需要適應與AI系統交互的新模式。傳統的人際互動技巧在AI面試中可能不完全適用,求職者需要學習如何在自動化系統中有效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經驗。

從行業發展趨勢看,AI在招聘流程中的應用正在擴大,但完全替代人工判斷仍面臨挑戰。招聘決策涉及複雜的人際評估和文化判斷,這些方面目前仍需要人類招聘人員的專業經驗和直覺。

Alex強調其服務能夠讓招聘人員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如與候選人建立關係和提供戰略建議。這種人機協作模式可能是AI招聘工具更可持續的發展方向,而非完全取代人工招聘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