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範圍內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投資也在不斷加大。根據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發佈的《2025年技術報告》,爲了滿足未來 AI 需求,行業在2030年前需要創造出每年2萬億美元的收入。然而,貝恩的分析顯示,行業可能會出現約800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近期,許多專注於 AI 的投資項目接連宣佈,例如,OpenAI 計劃在美國建立五個大型數據中心,而微軟則聲稱正在威斯康星州建造 “世界上最大的” 數據中心。貝恩公司預計,爲了滿足 AI 的需求,未來美國需要額外增加100吉瓦的電力容量,這意味着每年需要5000億美元的投資用於建設數據中心。
儘管貝恩公司提供了這些雄心勃勃的投資預測,仍有很多專家對此表示懷疑。比如,Synergy Research 的首席分析師約翰・丁斯代爾(John Dinsdale)認爲,5000億美元的年投資額對2025年而言過於樂觀。儘管近期數據表明,超大規模運營商的資本支出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了1270億美元,同比增長72%,但在確定 AI 和非 AI 基礎設施投資之間的界限時,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同時,Tekonyx 的首席研究官西德・納格(Sid Nag)估計,全球在 AI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上的年資本支出在3000億美元左右,但如果需求下降,這一數字可能會下滑。近期的研究也顯示,95% 的 AI 項目未能帶來回報,這可能導致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持續減少。
此外,貝恩公司指出,面臨建設數據中心的挑戰,包括電力供應、建築服務、計算設備(如 GPU)以及附屬設備(如電氣開關和冷卻系統)的供應限制,可能會導致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快速跟上需求增長。尤其是電力供應的增加,被認爲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
儘管行業內對於 AI 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但鉅額投資需求與當前實際資金狀況之間的差距,令業內人士對此充滿擔憂。OpenAI 的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則表示,若 AI 能保持當前的發展軌跡,將有可能實現驚人的突破。
劃重點:
🌟 需要每年2萬億美元的收入以滿足 AI 基礎設施投資,但預計將短缺8000億美元。
⚡ 每年需投資500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專家認爲這一目標過於樂觀。
🔌 建設數據中心面臨電力供應、建築服務等多方面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