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Figma正式推出官方遠程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服務器,這一創新工具徹底擺脫了對Figma客戶端的依賴,讓AI編碼代理無縫接入設計上下文。無論在IDE、瀏覽器還是移動端,用戶只需簡單授權,即可實現設計稿到生產級代碼的高保真轉化。這一更新,不僅加速了從原型到產品的流程,還標誌着設計系統與前端開發的深度融合,正引領行業邁入“零摩擦”協作新時代。

核心升級詳解:遠程訪問,設計上下文隨心所欲

Figma MCP服務器的核心在於其標準化協議支持,讓AI模型直接“讀取”設計文件的語義層信息,而非依賴截圖或手動描述。最新版本引入多項重磅功能:

 無需客戶端的遠程訪問:以往需安裝Figma桌面應用運行本地服務器,現只需在支持的AI工具(如Cursor、Claude Code、VS Code或Windsurf)中添加服務器URL(https://127.0.1:3845/sse),通過網頁一鍵完成OAuth授權,即可隨時調用設計數據。 這項升級特別適合分佈式團隊,避免了跨設備安裝的繁瑣。

image.png

 與Figma Make的無縫集成:服務器支持直接從Make文件提取資源,將交互原型轉化爲代碼級資產。AI可自動解析響應式佈局、設計令牌和交互細節,確保生成的代碼符合產品規範。

 Code Connect UI組件映射優化:新增原生映射界面,用戶可在Figma內一鍵關聯設計組件與前端代碼庫。團隊若擁有成熟設計系統,組件採用率越高,AI生成的前端代碼還原度越接近100%。例如,輸入“將此設計稿實現爲React組件”,AI即可輸出包含變量、樣式和佈局的完整代碼。

這些功能通過MCP協議標準化,確保AI代理如GPT5Codex或Claude能“理解”設計的意圖,而非僅複製像素。早期測試顯示,開發迭代時間可縮短60%-80%。

image.png

操作指南:三步接入,AI即刻“讀懂”你的設計

接入過程簡潔高效,適用於專業版及以上用戶:

1. 啓用服務器:在Figma網頁版偏好設置中激活Dev Mode MCP服務器,或直接使用遠程模式。

2. 添加至AI工具:在Cursor或Claude Code的MCP設置中輸入Figma服務器配置,進行賬戶授權。支持SSE(ServerSent Events)協議的工具均可兼容。

3. 生成代碼:粘貼Figma鏈接,AI自動提取組件層次、自動佈局規則和設計令牌,一鍵輸出Tailwind或React等框架的代碼。提示如“優化此佈局爲移動端”可進一步細化輸出。

注意:免費版用戶暫無法訪問,需升級至專業/企業版。Figma強調,服務器符合SOC2安全標準,用戶數據僅用於上下文提供,不參與模型訓練。

市場影響:AI代理生態加速,協作效率翻倍

此番升級直擊設計開發脫節的頑疾。過去,手動“翻譯”設計稿往往耗費數小時;如今,MCP服務器讓AI成爲橋樑,尤其在組件密集型項目中,前端開發者可一鍵生成高還原代碼。業內反饋顯示,Affirm等企業已用其重構產品流程,開發速度提升“數量級”。

Figma的這一步,也強化了MCP在AI工具鏈中的地位。與Chrome DevTools MCP和Windsurf的集成,進一步構建了“設計上下文處處可用”的生態。未來,Figma計劃擴展至更多代碼倉庫集成和瀏覽器原生支持,推動“vibe coding”(直覺式編碼)成爲主流。

詳情:https://www.figma.com/blog/design-context-everywhere-you-bu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