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典遇上前沿科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拉斯維加斯球形劇院(Sphere)剛剛給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答案。這個被國會圖書館認定爲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1939年音樂劇《綠野仙蹤》,正在經歷一場徹底的AI技術改造,而這場變革已經在好萊塢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部被視爲好萊塢基石的經典作品,承載着近90年來電影藝術的永恆魅力,正是這樣的地位讓一些影評人和電影愛好者對這次更新表達了強烈的不滿。然而製作人簡·羅森塔爾卻有着截然不同的觀點,她認爲這部電影天生就適合球形劇院的環境。
羅森塔爾在接受採訪時解釋道:這部電影本身就有五位不同的導演參與,它誕生於舊的製片廠體系,而非後來興起的導演中心制。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從誕生之初就與技術創新緊密相連。製作人默文·勒羅伊和其他相關人員大力推動了彩色膠片技術的應用,這是電影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彩色技術的作品之一。

如果你以爲這只是簡單的色彩修復和音軌重製,那就大錯特錯了。球形劇院營造的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傳統電影院的觀影環境,它擁有17600個座位,配備了一面面積達16萬平方英尺的弧形LED面板牆,長度相當於三個足球場,高度達22層樓。
這個全新版本的《綠野仙蹤》追求的遠不止是傳統電影院體驗的簡單升級,而是要打造一場真正的視聽盛宴。750馬力的風力機器掀起漫天飛舞的碎片,座椅隨着觸覺信號劇烈震動,標誌性的龍捲風將多蘿西的房子高高舉起,然後輕放在黃磚路旁。在這個版本中,飛猴真的在空中翱翔,觀衆彷彿置身於奇幻世界的中心。
傳統畫面框架內的所有元素都需要徹底重新構思,否則觀衆會感覺像是通過郵箱投遞口在觀看稻草人和鐵皮人的表演。這就涉及到了最具爭議的部分:AI模型在檔案素材的訓練基礎上,爲那些在原版中沒有出現的各種角色生成了新的表演片段。球形劇院的16K分辨率超越了地球上任何其他屏幕,這意味着每一幀畫面的紋理和麪部表情都需要重新渲染。就連音效系統也爲這個擁有167000個揚聲器的場館進行了完全重製。
羅森塔爾強調:我們所做的並非斯科塞斯式的修復工作。我們與華納兄弟和谷歌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的是一個體驗式版本。
票價超過100美元的《綠野仙蹤》無限期上映計劃絕非普通的電影發行,它很可能成爲其他經典影片重製的先鋒。球形工作室負責人卡洛琳·布萊克伍德是前華納兄弟資深高管,她表示這家由詹姆斯·多蘭領導的公司正在積極考慮後續項目。多蘭同時還是紐約尼克斯隊和遊騎兵隊的老闆,以及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擁有者。
布萊克伍德表示:考慮到球形劇院的感官特性,並非所有電影都適合這種形式,但《綠野仙蹤》爲我們打開了無限可能的大門。這正是我們現在討論和探索的方向。我們一直在學習,這正是令人興奮的地方。這是一種沉浸式媒體,而非被動式媒體。
奧斯卡獲獎視覺效果藝術家本·格羅斯曼被招募來主導視覺效果工作,他指出新版本的一個關鍵特點是它更像現場演出而非傳統電影。畫面永遠不會真正鎖定。
格羅斯曼解釋說:電影製作歷史悠久,人們習慣將其視爲一個連續過程。但我們更願意將其看作軟件開發,我們可以發佈產品,然後根據觀衆反饋進行更新和調整。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更像是一個有生命力的創作,而不是製作完成後就束之高閣的產品。
然而,這個重製版本的早期圖像在曾被稱爲Film Twitter的社交媒體圈子裏遭到了猛烈抨擊。當電影史學家和TCM主持人本·曼凱維奇發佈龍捲風場景的片段時,引發了激烈的反彈。人們對AI技術可能取代衆多好萊塢工作者的焦慮和恐懼,在這部被視爲神聖的流行文化經典的改造中找到了新的發泄口。
電影製作人帕特里克·裏德·約翰遜在X平臺上發帖表示:如果是在世的導演想要在這個新領域中探索,我完全支持。但如果這只是版權持有者在沒有徵詢實際創作這部電影的藝術家意見的情況下尋求擴大利潤,那我堅決反對。
面對這些批評聲音,羅森塔爾將其斥爲盲人領導盲人,因爲尚未舉行任何試映或預覽,而且這種場地特定的體驗根本無法泄露。畢竟,拉斯維加斯仍然是唯一存在的球形劇院,儘管多蘭希望如果U2、老鷹樂隊和后街男孩等藝術家的演唱會需求持續旺盛,能夠繼續擴張。
格羅斯曼表示他理解創意界某些人的沮喪情緒,特別是考慮到AI技術的突然崛起,以及人們擔心本就注重成本控制的娛樂產業會利用這項技術來削減就業崗位。他坦承:我們正在社會變革的大背景下進行這個項目,這讓人們感到不安。
不過他同時強調,新版《綠野仙蹤》不應該被視爲一個傳統的電影項目。它佔據了一個全新的空間,支持者們希望它能夠激發人們對劇院觀影的興趣,哪怕只是間接的促進作用。
格羅斯曼總結道:球形劇院創造了一個讓屏幕消失的現實空間。當你在這裏製作內容時,你必須忘掉傳統電影製作的思維模式,重新學習人類的體驗方式。
這場圍繞AI技術改造經典電影的爭議,不僅僅是技術與傳統的碰撞,更反映出整個娛樂產業在面對新興技術時的深層焦慮與期待。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球形劇院版《綠野仙蹤》都已經成爲了電影史上一個無法忽視的里程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