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京公交智能化成效顯著,市民明顯感到線路更方便、交通更快了。近日,南京公交集團宣佈啓動公交線網二期升級,聯合螞蟻數科打造“公交線網優化智能體”。這是國內首次將"AI智能體"技術深度應用於公共交通調度系統,根據站點、客流、線路等多維數據分析,實現從“經驗決策”到“智能規劃”的全面升級。“晚高峯增加幾輛車”、“線路怎麼調”等難題將迎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其中,AI“建議”開通的南京公交210路,服務老年人佔比近50%。

187f2965-4d1e-4b52-b35f-e11f1d38c5b5.png

圖:南京公交智能體小藍鯨

據瞭解,自2022年起,南京公交就啓動運營調度系統智能化升級,2025年南京公交與螞蟻數科共建的“線網優化與客流預測AI大模型”(以下簡稱“小藍鯨”)取得階段性成果。小藍鯨可智能分析“出發點到終點”各條線路時長,精準刻畫全城、全時段、全方式出行圖譜;可以精準解析200m內地鐵站、公交站、社區樞紐的客流規律,捕捉出行“毛細血管堵塞點”,智能生成接駁線路最優解。

    南京公交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很多線路設計是憑經驗、需求來判斷,比如增開醫院專線、末班地鐵的接駁公交等。但人性化考慮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有數據統計來驗證,讓決策更準確。”目前,南京公交已經運用大模型輔助決策開通了微循環線路30餘條,增加84個招呼站。其中,在AI“建議”下開通的地鐵7號線接駁公交210路,極大減少換乘時間和步行距離。據統計,該線路單日客流最高達2168次,每輛車日均服務380人次,老年卡佔比近50%。“除了服務平日通勤人羣,這條線路輻射了下關碼頭、彩虹橋等多個旅遊打卡點,提升了遊客交通體驗,在週末也能保持與平日同等客流量,可以說是AI帶來的‘意外收穫’。”南京公交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小藍鯨二期將引入螞蟻數科AI智能體技術,目標是讓公交調度更直觀、高效,乘客出行體驗更順暢、更可預期。小藍鯨“公交智能體”基於多模態識別、語義理解、邏輯推理、知識增強、Agent工具調度等領先技術能力,可通過自然語言指令完成公交盲區檢測、客流預測等任務的分析和推理;可視化輸出線路規劃方案、車站佈局方案、經濟可行性報告等。在底層算法層面,二期將採用公交大模型+垂類小模型結合的方式,針對公交微循環、公交地鐵接駁、線路運營調優等特殊場景線路開發新的算法,針對性優化分析效果。

   螞蟻數科是螞蟻集團科技商業化的獨立版塊,定位於用AI、區塊鏈等技術驅動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在今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螞蟻數科發佈金融大模型Agentar Fin R1。螞蟻數科CEO趙聞飆表示,AI智能體產業價值的釋放,關鍵在於“水平通用”向“垂直專用”的戰略轉變。目前,螞蟻數科已經在全球聯合300多個合作伙伴,服務超過1萬家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