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網信辦宣佈自2025年7月24日起開展爲期兩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自媒體”發佈不實信息行爲。此次行動覆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旨在通過技術治理與平臺責任雙軌並行,破解惡意蹭炒、數據造假、資質造假等突出問題。
行動明確劍指四大領域:一是惡意蹭炒行爲,包括假冒熱點事件當事人或知情人士編造虛假信息,以及在財經、軍事等領域僞造“權威數據”誤導公衆;二是數據造假手段,如利用AI合成技術僞造新聞、通過拼湊剪輯製造虛假事件,或藉助刷榜操縱熱搜榜單;三是信息標註亂象,部分賬號以模糊來源、隱蔽標註等方式傳播無依據內容,甚至通過矩陣賬號互相引用掩蓋真實出處;四是專業領域信息失實,未認證或僞造資質者冒充專家發佈違背常識的言論,或通過虛假擺拍打造“網紅人設”引流帶貨。
中央網信辦要求網站平臺建立三大機制:在信息發佈環節強制設置來源標註選項,未標註內容不得進入算法推薦池;細化專業資質認證流程,動態覈驗賬號身份與運營業務匹配度;暢通舉報渠道,對首次違規賬號採取提示引導,對惡意編造重點領域信息、仿冒熱點當事人的賬號實施長期禁言或封號。同時,平臺需完善負面清單、營利權限管理等制度,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平臺依法採取處罰措施。
此次行動強調“標本兼治”,既通過技術手段壓縮不實信息生存空間,如優化AI生成內容標識功能,又壓實平臺主體責任,要求其定期排查隱形變異問題。據網信辦負責人介紹,專項行動將與日常監管形成合力,推動建立“自媒體”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引導內容創作者回歸真實、專業的傳播軌道,爲公衆營造可信、有序的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