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正在進行一項重要的政策更新,計劃加強對 “非原創” 內容的打擊。這項更新將特別針對那些容易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 “垃圾內容”,例如大量生產的視頻和重複性內容。爲了保護平臺的內容質量,YouTube 將在7月15日更新其合作伙伴計劃(YPP)的盈利政策,明確哪些類型的內容能夠獲得創作者的收益。

雖然新的政策具體條款尚未公開,但 YouTube 的幫助文檔指出,創作者一直以來都需要上傳 “原創” 和 “真實” 的內容。此次更新旨在幫助創作者更好地理解當今 “非原創” 內容的標準。對此,一些創作者表示擔憂,擔心這會限制他們對某些視頻類型的盈利能力,例如反應視頻或剪輯視頻。然而,YouTube 創意負責人 Rene Ritchie 表示,這次變動只是一項 “微小的更新”,主要是爲了更好地識別哪些內容是批量生產或重複的。

youtube 油管

值得注意的是,Ritchie 提到,這類內容多年來都不符合盈利資格,因爲觀衆往往將其視爲垃圾內容。如今,隨着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YouTube 上充斥着許多低質量的 AI 生成內容,比如利用文本轉視頻工具合成的帶有 AI 語音的圖片和視頻。有些頻道依靠 AI 音樂積累了數百萬的訂閱者,而一些虛假的 AI 生成視頻則迅速吸引了數百萬的觀看量。

例如,之前一檔在 YouTube 上爆紅的真實犯罪系列節目,竟然完全是由 AI 生成的。此外,YouTube 首席執行官 Neal Mohan 的肖像也曾在該平臺上被用作 AI 生成的網絡釣魚詐騙,儘管 YouTube 已經有工具可以舉報深度僞造的視頻。

儘管 YouTube 將這項更新稱爲 “微小的調整” 或 “澄清”,但允許這類內容的滋生及其創作者的盈利可能會損害 YouTube 的聲譽和價值。因此,可以預見的是,YouTube 希望通過明確的政策來採取措施,禁止這些 AI 垃圾內容的創作者參與盈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