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今日在社交平臺 X 上轉發的一則案例視頻,展示了 Neuralink 與 AI 助手 Grok 正在聯合開發的一項突破性技術,幫助漸凍症患者“用意念發聲”。

視頻主角是漸凍症患者 Bradford Smith,他因疾病失去了行動和說話能力。然而,通過 Neuralink 植入的腦機接口芯片,他得以用“想法”控制光標輸入文字;隨後,馬斯克旗下的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會自動補全語句,再利用語音克隆技術,以患者原本的聲音將這些文字“說出來”。

QQ20250609-093903.png

這項技術背後包括三大核心環節:意念文本:將患者的思維直接轉化爲文字;Grok 助手:像“心靈感應”般理解並完成句子;語音克隆:AI 還原患者真實聲音,實現“如本人開口”的發聲體驗。

據轉發該案例的馬里奧·納弗爾(Mario Nawfal)介紹,這一系統使 Bradford Smith 能夠“再次開口”,不僅表達更流暢,而且聽起來“就像他本人在說話”。

這項合作也得到了官方進展的印證。今年5月,Neuralink 的腦機接口設備 Link 獲得了美國 FDA 的“突破性設備”認證,可用於嚴重語言障礙患者的交流輔助。這標誌着馬斯克推動“腦—機—AI”融合的願景正逐步落地。

業內專家認爲,這類技術不僅對漸凍症患者意義重大,也爲帕金森、腦癱等神經疾病患者帶來希望。未來,腦機接口與生成式 AI 的結合,有望徹底改變人類與技術之間的交互方式,邁向“用思想直接溝通”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