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科技初創公司 Builder.ai 因財務問題正式啓動破產程序。這家曾被認爲是獨角獸的公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便燒光了超過5億美元的投資資金,揹負着對亞馬遜8500萬美元和微軟3000萬美元的鉅額債務。Builder.ai 的倒閉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在軟件開發中的真實應用的反思。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Builder.ai 成立於兩年前,迅速在科技圈嶄露頭角,獲得了微軟等科技巨頭的支持,並在 D 輪融資中成功籌集到2.5億美元,估值一度接近10億美元。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公司的經營問題逐漸暴露。5月20日,Builder.ai 宣佈破產,成爲業內的一個警示。
公司聲稱依靠 AI 技術來實現無代碼的快速應用開發,目標客戶是那些希望輕鬆創建程序的用戶。其核心產品 Natasha 被譽爲 “全球首位 AI 產品經理”,旨在幫助客戶設計和創建應用。然而,多位前員工的爆料顯示,Builder.ai 的實際操作依賴大量人力,所謂的 “AI 驅動開發” 並未實現,開發過程仍需依賴數以萬計的低成本程序員來完成。
一名前員工甚至將 Builder.ai 比作 “AI 行業的 Theranos”,指出公司從未交付過一個成功的項目,客戶普遍感到失望。內部管理混亂,開發工具效率低下,導致開發者的工作負擔加重,許多人因公司拒付工資而面臨辭退的風險。CEO Sachin Dev Duggal 在卸任後仍留在董事會,但公司依然無法擺脫財務困境,最終不得不宣佈破產。
劃重點:
- 💔 Builder.ai 宣佈破產,揹負超過1億美元債務,曾獲微軟支持。
- 🤖 公司聲稱利用 AI 自動開發應用,實則依賴大量低成本開發者。
- ⚠️ 事件揭示虛假宣傳的風險,提醒行業需真實應用 AI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