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一項新研究,儘管 AI 聊天機器人如 ChatGPT 在職場的迅速普及,其對員工工資和工作時間的影響至今仍然微乎其微。該研究對2023年和2024年間來自7000個工作場所的約25000名丹麥員工進行了調查,聚焦於包括會計、客戶服務、金融諮詢、IT 支持、新聞、法律、市場營銷、軟件開發和教學在內的11種職業。

機器人上班打字1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研究人員通過將員工自報的數據與政府記錄的工資、工作時間和就業狀態進行關聯,來進行分析。爲了測量時間節省,研究主要依賴於員工對在使用 AI 聊天機器人工作時節省了多少時間的自我估計。然而,研究並沒有追蹤具體任務所花費的時間,這樣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此外,員工可能出於對工作影響的擔憂而低估或誤報了時間節省。

調查結果顯示,AI 聊天機器人的使用在職場中已相當普遍。調查中,有64% 的受訪者表示曾在工作中使用過此類工具。在積極支持 AI 採用的公司中,使用率更高,達到了83%。約38% 的公司還使用定製的聊天機器人,30% 的員工參加過與 AI 相關的培訓。這些舉措似乎在縮小使用差距,例如,當公司推廣 AI 使用時,男性和女性用戶之間的差距從12個百分點降至5個百分點。然而,儘管使用率上升,生產力的提升仍然有限,員工使用 AI 聊天機器人平均僅節省了2.8% 的工作時間。

研究還比較了 ChatGPT 在2022年11月推出前後員工的工資和工作時間數據,結果顯示使用 AI 聊天機器人的員工和不使用的員工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即使在高使用率或針對性僱主支持的情況下,工資和工作時間也沒有顯著變化。統計分析排除了工資平均影響大於1% 的可能性。公司層面上,整體工資、工作時間或員工留任率也沒有可檢測的影響。

儘管許多員工表示 AI 聊天機器人幫助他們提高了創造力或工作質量,並且有17% 的用戶表示承擔了額外的責任,但這些變化並未在傳統的勞動市場指標中體現出來。作者們提到 “生產力 J 曲線” 的概念,認爲新技術的真正經濟效益往往在企業調整流程以充分利用技術後纔會顯現。

劃重點:

💼 研究顯示 AI 聊天機器人對工資和工作時間的影響微乎其微,統計數據未顯現明顯變化。  

📊 調查顯示64% 的受訪者在工作中使用 AI 工具,但員工平均節省的工作時間僅爲2.8%。  

🛠️ 儘管有新任務出現,傳統勞動市場指標如工資和工作時間仍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