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畢業季的臨近,大學生在論文寫作中使用 AI 技術的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佈了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儘管教師們普遍認可 AI 在論文寫作中的輔助作用,但如何規範其使用以及防止學生過度依賴 AI,成爲了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AI寫作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調查顯示,大學生使用 AI 工具來輔助論文寫作的情況已經越來越普遍。在參與調查的教師中,僅有21% 明確反對學生使用 AI 寫論文,而58% 的教師表示支持與否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只有21% 的教師對 AI 輔助寫作持反對態度。當被問及本科生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時,46% 的教師認爲學生在寫作時 “過度依賴 AI 生成內容”。

爲了辨別 AI 生成的內容,高校教師在論文指導和審查過程中採取了多種方式。調查顯示,64% 的教師會檢查論文的整體邏輯和語言風格是否一致,這被認爲是最有效的方法。其次,51% 的教師會通過問答來考查學生對研究內容的瞭解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有41% 的教師表示會使用專業的 AI 檢測工具來判斷論文的原創性。然而,這些檢測工具的侷限性也引發了擔憂。有報道指出,一些經典作品被錯誤標記爲 AI 生成內容,而部分學生的原創作品則被判定爲 AI 生成,這表明目前的 AI 檢測技術仍不夠完善,單純依賴檢測工具容易導致誤判。

除了技術應用帶來的挑戰外,畢業論文本身的必要性也引發了討論。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的受訪者(47%)支持取消畢業論文,超過三成(31%)明確反對。許多教師和學生認爲,畢業論文與教育目標之間存在脫節,認爲本科生論文質量普遍較低,75% 的教師指出學生的論文常常存在臨時拼湊和粗製濫造的問題。

針對畢業考覈的替代方案,報告中提到75% 的學生希望採用實踐項目等形式來替代傳統的論文考覈。此外,還有很多學生支持課程研究類和職業技能類的考覈方式。儘管學生對此有明確的期望,但實際上,只有41% 的教師表示本校構建了更具彈性的考覈體系。

報告指出,當前的討論反映出高等教育評價體系與時代需求的互動發展。隨着 AI 技術的普及,傳統的知識生產方式也在被重新審視,高校需要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以適應不同學生的成長路徑。

劃重點:  

🌟 近半數教師認爲學生寫論文過度依賴 AI 工具。  

📊 大多數教師對 AI 輔助寫作持支持態度,但認爲應規範使用。  

🎓 超四成教師認爲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低,支持取消傳統論文考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