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舉行的 Computex 展會上,華碩共同首席執行官胡鎮榮(Samson Hu)表示,當前一波新型人工智能(AI)電腦的普及將需要到2026年甚至更久才能真正推動市場發展。儘管去年的 AI 電腦發佈引發了不少期待,但胡鎮榮指出,市場前景並沒有因此而顯著改善,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不佳的背景下。

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從華碩到聯想等衆多廠商都推出了 AI 電腦,希望能夠爲疲軟的筆記本市場帶來新的生機。然而,胡鎮榮對此並不樂觀。他指出,美國新一屆政府關於關稅的頻繁變動,可能會進一步抑制市場對 AI 電腦的需求。在談及價格策略時,胡鎮榮透露,華碩可能會考慮在美國市場上提高最多10% 的售價,以抵消因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機器人 電腦  辦公 人工智能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儘管面臨挑戰,胡鎮榮仍對 AI 技術在個人電腦領域的未來充滿希望。他認爲,AI 電腦具有極大的潛力,能夠改變用戶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過,實際的應用和市場接受度仍需時間去培養,尤其是在消費者習慣尚未改變的情況下。

此外,他提到,華碩正在積極進行技術研發,以確保其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儘管市場環境不理想,華碩依然將重心放在創新上,努力引領行業發展。

AI 電腦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們仍然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它們將爲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