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上下文協議(MCP)的出現,預示着人工智能應用生態系統即將發生根本性變革。 由 Anthropic 於2024年11月推出的 MCP,旨在規範 AI 應用程序與其訓練數據之外的世界進行交互的方式。正如 HTTP 和 REST 爲 Web 應用和服務間的連接奠定了基礎,MCP 正在爲 AI 模型與各種工具的連接建立統一的標準。
雖然關於 MCP 的技術解讀已屢見不鮮,但其作爲一項“標準”的真正力量往往被忽視。標準化的意義遠不止於技術上的統一,它更能催生增長的飛輪效應。早期採納者將能乘勢而上,而忽視者則可能落後於時代。

從混亂走向情境:MCP 如何賦能 AI 應用
想象一下像 Lily 這樣的產品經理,她需要同時在 Jira、Figma、GitHub、Slack、Gmail 和 Confluence 等多個工具之間切換,以推進項目。直到大型語言模型(LLM)出現,並在信息整合方面展現出卓越的能力,她纔看到一線曙光。如果能將團隊使用的所有工具都接入到一個模型中,就能實現自動更新、草擬溝通內容並按需解答疑問。
然而,當時的每個模型都有其連接服務的獨特方式,這使得每次集成都將 Lily 更深地綁定在特定供應商的平臺上。每當需要接入新的服務(例如 Gong 的通話記錄)時,都意味着需要構建新的定製連接,這無疑增加了未來切換到更優 LLM 的難度。
MCP 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這個開放協議標準化了上下文信息流向 LLM 的方式,並迅速獲得了 OpenAI、AWS、Azure、Microsoft Copilot Studio 以及即將加入的 Google 等行業巨頭的支持。官方 SDK 覆蓋了 Python、TypeScript、Java、C#、Rust、Kotlin 和 Swift 等主流編程語言,社區也積極貢獻了 Go 等其他語言的 SDK。MCP 的普及速度令人矚目。
如今,Lily 可以通過 Claude 運行各種功能,並通過本地 MCP 服務器連接到她的工作應用。狀態報告自動生成草稿,領導層更新只需一個簡單的提示即可完成。隨着新模型的出現,她可以輕鬆替換底層模型,而無需重新構建任何集成。甚至在她編寫代碼時,也可以在 Cursor 中使用 OpenAI 的模型,並與 Claude 共享同一個 MCP 服務器,讓 IDE 能夠理解她正在構建的產品。MCP 讓這一切變得無縫銜接。
標準的力量與影響:重塑 AI 生態系統
Lily 的故事揭示了一個樸素的真理:用戶厭倦了碎片化的工具,反感被供應商鎖定,企業也不希望每次更換模型都必須重寫集成。人們渴望自由地選擇和使用最佳工具,而 MCP 正是實現這一願景的關鍵。
標準化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
- 缺乏強大公共 API 的 SaaS 提供商將面臨淘汰風險。 MCP 工具依賴於這些 API,客戶將要求爲其 AI 應用提供支持。隨着事實標準的形成,缺乏開放 API 將不再是可接受的理由。
- AI 應用開發週期將大幅縮短。 開發者無需再爲簡單的 AI 應用編寫自定義集成代碼,而是可以直接將 MCP 服務器與現成的 MCP 客戶端(如 Claude Desktop、Cursor 和 Windsurf)集成。
- 轉換成本將顯著降低。 由於集成與特定模型解耦,企業可以在 Claude、OpenAI 和 Gemini 等不同模型之間自由切換,甚至混合使用,而無需重建底層基礎設施。未來的 LLM 提供商將受益於圍繞 MCP 構建的現有生態系統,從而專注於提升模型本身的性價比。
利用 MCP 應對挑戰:標準化進程中的摩擦
任何標準的推行都會帶來新的挑戰,MCP 也不例外:
- 信任至關重要。 目前涌現了大量的 MCP 註冊中心和由社區維護的服務器,但如果無法控制或信任服務器的運營方,就可能面臨將敏感信息泄露給未知第三方的風險。SaaS 公司應提供官方服務器,開發者應優先選擇官方服務器。
- 質量參差不齊。 API 不斷髮展,維護不善的 MCP 服務器很容易與最新的 API 不同步。LLM 依賴高質量的元數據來選擇合適的工具,而目前缺乏權威的 MCP 註冊中心,這更加凸顯了來自可信機構的官方服務器的重要性。SaaS 公司應隨着 API 的更新維護其服務器,開發者應尋求官方服務器。
- 大型 MCP 服務器會增加成本並降低實用性。 將過多的工具捆綁到單個服務器中會增加 token 消耗,並使模型面臨過多的選擇,導致混淆。構建和分發小型化、專注於特定任務的服務器至關重要。
- 授權和身份驗證挑戰依然存在。 這些問題在 MCP 出現之前就已存在,MCP 並未完全解決。例如,賦予 LLM 發送郵件的能力時,需要謹慎控制其行爲,避免超出預期範圍的操作。對於高風險操作,人工監督仍然至關重要。
展望未來:MCP 引領 AI 應用基礎設施變革
MCP 並非曇花一現的炒作,而是人工智能應用基礎設施的根本性轉變。
如同以往被廣泛採納的標準一樣,MCP 正在構建一個自我強化的飛輪:每一個新的服務器、每一個新的集成、每一個新的應用程序都在增強其影響力。
新的工具、平臺和註冊中心正在不斷涌現,旨在簡化 MCP 服務器的構建、測試、部署和發現過程。隨着生態系統的不斷髮展,AI 應用將提供更簡潔的接口來接入新的功能。採用 MCP 協議的團隊將能夠更快地交付產品,並提供更完善的集成方案。提供公共 API 和官方 MCP 服務器的公司將能積極參與到集成生態中,而那些行動遲緩者則可能逐漸失去競爭力。
正如 Postman 的產品負責人 Noah Schwartz 所言,標準化正在成爲驅動下一波人工智能創新浪潮的隱祕而強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