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多數人對人工智能(AI)帶來的即時風險,比如偏見、虛假信息和失業問題,表現出更強烈的關注,而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生存威脅卻顯得相對冷漠。這項研究涉及超過一萬名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參與者,揭示了公衆對於 AI 風險的不同看法。

研究中,科學家們將參與者分爲幾組,一部分人閱讀了關於 AI 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後果的文章,另一部分則關注當下的現實問題,如歧視和虛假信息,第三組則接觸到 AI 的潛在好處。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對未來災難的警告是否會削弱人們對當前 AI 帶來的實際問題的關注。

機器人 人工智能 AI (4)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結果顯示,儘管面對關於 AI 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的恐怖警告,參與者依舊更加關注當下的問題,包括 AI 決策中的系統性偏見和因 AI 導致的失業。研究表明,公衆能夠清楚地區分理論風險和具體問題,並且對兩者都有一定的警覺。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政治科學教授法布里齊奧・吉拉爾迪(Fabrizio Gilardi)表示:“我們的發現顯示,受訪者對 AI 造成的當前風險表現出更高的擔憂,而非潛在的未來災難。” 這意味着在討論 AI 的風險時,公衆並不只是關注遠期的 “末日情景”,而是更傾向於解決眼前的緊迫問題。

因此,吉拉爾迪和研究共同作者艾瑪・霍斯(Emma Hoes)呼籲,公衆對 AI 的討論應同時關注即時和長期的風險。他們強調,不能簡單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方面,而是需要並行理解和重視兩者的挑戰。

這項研究的結果爲當前有關 AI 的風險討論提供了重要的實證支持,強調了在面對未來可能的災難性風險時,及時解決當下具體問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