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報道:  近日,斯坦福HAI發佈的《人工智能指數報告2025》如同人工智能領域的一份“年度體檢報告”,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揭示了全球AI研究、開發、部署和社會影響的最新動態。報告清晰地描繪出,全球人工智能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特別是在模型性能的飛躍、硬件效率的顯著提升以及AI在各行各業的廣泛落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份報告不僅是AI領域從業者的重要參考,也爲社會各界理解AI的未來走向提供了關鍵洞察。

QQ_1744105856820.png

科研實力版圖重塑:東亞領跑論文產出,中國專利“加速度”引人注目

報告的第一章“研究與開發”就展現出全球AI科研力量的新格局。 2023 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以34.5%的佔比,傲視全球AI出版物產出。這一數據凸顯了該地區在AI基礎研究領域的強大活力。與此同時,歐洲和中亞(18.2%)以及北美(10.3%)也貢獻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AI專利授權數量方面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其按每 10 萬居民計算的變化百分比尤爲突出。這預示着中國不僅在AI研究上持續發力,更在將科研成果轉化爲實際應用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加速度”。此外,今年的報告還首次加入了對AI模型訓練能源消耗、環境影響以及模型推理成本隨時間變化的分析,這無疑爲我們更全面地評估AI發展的可持續性提供了重要依據.

明星模型競相涌現:參數規模持續膨脹,工業界“鈔能力”盡顯

自 2010 年代初以來,機器學習模型的參數數量經歷了指數級的增長,這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變化,更反映了模型架構的日益複雜精巧、海量數據的可獲得性、硬件性能的突飛猛進以及更大模型在解決複雜問題上的卓越有效性。報告特別強調,高參數模型在工業界的廣泛應用尤爲顯著。這清晰地表明,行業巨頭們擁有承擔大規模數據訓練所需巨大計算成本的雄厚實力。在模型的可訪問性方面, 2024 年,開放權重(非商業用途)和通過API訪問的知名AI模型數量依然佔據着重要的地位。這預示着AI技術的普及和 democratisation 仍在持續推進。

硬件引擎效能飛躍:能效比驚人提升,綠色AI成爲未來焦點

支撐AI發展的基礎設施——硬件生態系統也在不斷進化,而能效正成爲衡量其先進性的關鍵指標。報告中引用了一個令人振奮的例子: 2024 年 3 月發佈的英偉達B100 的能效高達每瓦2. 5 萬億次浮點運算,與 2016 年 4 月發佈的英偉達P100 的每瓦 740 億次浮點運算相比,能效足足提升了33. 8 倍。這一巨大的飛躍不僅意味着更強大的計算能力,也爲降低AI的能源消耗和環境足跡帶來了希望。報告對AI訓練的能源需求和環境影響進行了評估,並展示了部分AI模型的碳排放估算,預示着“綠色AI”將成爲未來AI發展的重要方向.

開源力量蓬勃發展:GitHub星光熠熠,美國引領社區貢獻

開源AI軟件生態系統依然充滿活力。截至 2024 年,美國在GitHub AI項目中貢獻了最高的比例,達到23.42%,緊隨其後的是歐洲(19.15%)和印度(19.91%)。GitHub的“Star”數量直觀地反映了開發者社區對開源項目的認可和支持。TensorFlow、OpenCV、Keras和PyTorch等因其在開發者羣體中的廣泛流行而成爲最受矚目的項目。 2024 年,美國獲得的GitHub Star總數高達 2110 萬,再次證明其在開源AI領域的領先地位。

技術能力持續突破:視頻生成逼真度驚豔,自動駕駛安全性或超人類

在技術性能方面,報告覆蓋了語言、視覺、視頻、代碼和機器人等多個前沿領域。Chatbot Arena等開放評估平臺被廣泛用於衡量頂級AI系統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視頻生成領域的飛速進展,報告中提到,Pika在 2025 年生成的“威爾·史密斯吃意大利麪”的視頻質量相比 2023 年的版本有了質的飛躍。在代碼生成方面,SWE-bench等基準測試被用於評估AI模型解決實際軟件工程問題的能力。自動駕駛技術也在快速演進,Waymo等公司在無人駕駛里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報告中一項初步研究甚至指出,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比人類駕駛的汽車更加安全,其數據顯示,Waymo車輛每百萬英里報告的事故數量顯著低於人類駕駛的基準。中國的自動駕駛發展同樣迅猛.

負責任的AI日益重要:學術界企業界雙向發力,AI事件敲響警鐘

“負責任的AI”(RAI)已成爲AI發展不可忽視的關鍵議題。學術界對RAI的重視程度持續上升,頂級AI會議接受的RAI相關論文數量顯著增加, 2024 年達到了 1278 篇,較 2023 年的 992 篇增長了28.8%。美國在RAI論文發表數量上處於領先地位。隱私和數據治理、公平性、透明度和可解釋性以及安全是RAI研究的核心領域。企業界也開始加大對RAI的投入,儘管投資規模與公司收入有所關聯。然而,一份調查顯示,相當比例的組織報告曾經歷過AI事件,這爲AI的負責任發展敲響了警鐘。網絡安全、監管合規和個人隱私是企業認爲最相關的AI風險。

AI賦能經濟與科研:人才需求持續攀升,生物醫藥潛力無限

AI對經濟的驅動作用日益凸顯。報告分析了全球和美國的AI勞動力需求,以及不同技能和行業的AI人才分佈。全球企業在AI領域的投資持續保持高位,僅 2024 年生成式AI的全球私人投資就高達33. 94 億美元。全球新成立的AI公司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在科學和醫學領域,AI展現出巨大的潛力。AlphaFold3 能夠更精確地預測蛋白質與DNA、RNA等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有望加速藥物研發進程。大型語言模型在醫療保健任務中的性能評估也備受關注.

政策與治理積極應對:公共部門投資加碼,全球合作提上日程

公共部門對AI的投資是推動AI發展的重要力量。報告分析了美國和歐洲在AI相關合同方面的公共支出以及美國的AI相關資助情況。全球範圍內,包括G7 在內的國際組織也在積極探討AI治理和監管框架.

展望未來

《人工智能指數報告2025》不僅記錄了過去一年全球AI領域的顯著進展,更預示着AI技術將在未來持續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面對AI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負責任的AI發展,將是確保AI技術惠及全人類的關鍵。

報告下載地址:https://hai-production.s3.amazonaws.com/files/hai_ai_index_report_202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