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音頻技術領域的先鋒企業ElevenLabs宣佈推出全球首款專爲犬類設計的AI文本轉語音模型“Text To Bark”,引發了科技界和寵物愛好者的廣泛關注。這一創新技術號稱能夠將人類輸入的文字轉化爲高度逼真的狗吠聲,據稱其真實度之高,甚至有95%的狗無法分辨這些聲音是由AI生成而非真實犬類發出的。此舉被視爲推動人類與寵物之間“溝通”的一次大膽嘗試,儘管狗狗可能仍無法理解人類的具體意圖,但這一技術至少讓人類能夠以“狗語”表達自己。

1.png

據介紹,“Text To Bark”模型的操作方式極爲簡便:用戶只需在平臺上輸入一段文字,並選擇目標犬種,例如拉布拉多、吉娃娃或德國牧羊犬等,該模型便能根據所選品種的聲學特徵,生成符合其吠叫風格的音頻輸出。這一功能的實現得益於ElevenLabs對開源犬類語言學研究的深度整合。研發團隊表示,他們參考了大量犬類行爲和聲音模式的數據,通過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訓練模型,使其能夠精準模擬不同品種狗的吠聲特徵。這種基於科學研究的開發方式,不僅提升了生成聲音的真實性,也爲跨物種交流的未來探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Text To Bark”不僅支持高度個性化的體驗,還具備強大的技術擴展性。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犬種,甚至調整吠聲的語氣和節奏,以適應特定場景,例如安撫寵物或模擬互動。此外,該模型已適配各大“雲吠基礎設施”,意味着開發者能夠將其集成到智能家居設備、寵物監控系統或移動應用中,爲寵物主人提供更豐富的交互方式。例如,主人可以通過智能音箱遠程“呼喚”自家狗狗,或在訓練中利用特定吠聲傳遞指令。

業內專家指出,“Text To Bark”的推出是ElevenLabs在生成式AI音頻技術領域的一次全新突破。此前,該公司已憑藉其高精度的人類語音合成技術(如Scribe模型)在行業內嶄露頭角,而此次針對犬類的創新則進一步拓寬了其技術邊界。有分析認爲,這一模型的潛在應用場景十分廣泛,不僅限於家庭寵物互動,還可能延伸至動物行爲研究、獸醫輔助工具甚至娛樂產業。例如,電影製作者或許能利用該技術爲虛擬狗角色配音,而科學家則可藉此深入研究犬類的聲音交流機制。

然而,這一技術也引發了一些討論。儘管“Text To Bark”在模擬狗吠聲方面表現出色,但其是否能真正促進人類與狗之間的有效溝通仍存疑問。動物行爲學家指出,狗的交流更多依賴嗅覺、肢體語言和聲音的綜合情境,而單純的吠聲模仿可能僅具娛樂價值,難以傳遞深層含義。此外,模型對大規模犬種的支持程度以及在嘈雜環境下的表現尚待進一步驗證。

ElevenLabs表示,“Text To Bark”只是其探索跨物種AI交互的起點。未來,該公司計劃將這一技術擴展至其他動物種類,並結合更多感官數據(如視覺信號)打造多模態交互系統。隨着這一模型的正式上線,其是否能真正拉近人類與寵物之間的距離,或將成爲AI技術發展中一個引人注目的實驗案例。無論結果如何,這一創新無疑爲我們重新審視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體驗地址:https://top.aibase.com/tool/text-to-b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