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北京市教委宣佈,今年將在中小學重點打造首批11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並啓動培育建設7個"京娃"智能體,旨在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五育融合培養體系,助力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
這些應用場景涵蓋了"AI助教"的智能備課、智能課堂質量監測、智慧作業/命題;"AI助學"的智能錯題分析及資源推薦、自主寫作批改、外語學習助手;"AI助育"的智慧體育、心理健康助手;"AI助評"的智慧綜合素質評價;"AI助研"的智能教師專業發展平臺;以及"AI助管"的智慧校園。
隨着場景落地,7個各具特長的"京娃"智能體將投入使用。養育師"京小寶"將整合教育、醫療、體育等數據資源,爲幼兒生活成長提供建議。AI學伴"京小學"圍繞學生興趣愛好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爲學生定製學習建議和反饋。健康師"京小健"整合體育、美育、營養膳食、衛生健康等資源,形成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個性化模型。"京小壯"集安全提示、學習答疑、運動夥伴、教室環境監測等功能於一體,助力學校課間活動管理。
此外,培訓師"京小師"爲教師提供綜合性教育教學輔助工具。教聯體"京小幫"提供家庭教育課程分享、AI家庭教育智能諮詢等一站式服務。"京小思"則建設思政課教學和德育工作案例庫、教案集,融合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
市教委表示,將根據教育教學實際和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迭代升級,持續推出更多"京娃"。同時,在推進人工智能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將培養學生的數據安全意識和隱私保護意識,防範師生過度依賴、思維鈍化等風險。此前,北京已在6所教育部公佈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25所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應用試點學校、91所中小學智慧校園示範校開展試點,探索AI應用場景全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