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在其官方公衆號上發佈消息,宣佈全市中小學校將在2025年秋季學期正式開展人工智能(AI)通識教育。這一舉措標誌着北京教育系統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又一重要進展。根據規劃,從2025年開始,所有中小學生每學年將接受不少於8課時的人工智能課程,旨在實現對人工智能知識的全面普及。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獨立設置人工智能課程,也可以將其與信息科技、通用技術、科學、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等課程融合,進行綜合性教學。此外,北京市還計劃分批培養100位專業名師和1000位骨幹教師,以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實施。對於在這一領域有突出貢獻的教師,教育部門將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傾斜政策,確保優秀教師的教學成果能夠得到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之前,廣州已經於2023年秋季學期率先在11個區的所有義務教育學校中實施了類似的課程計劃,將人工智能納入地方課程安排。
這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旨在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在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生活與工作需求。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將爲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劃重點:
🌟 北京中小學將於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每學年不少於8課時。
👩🏫 教育部門將培養100位專業名師和1000位骨幹教師,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
🌍 此前廣州和韓國也已着手將人工智能教育納入課程,反映出全球對 AI 教育的重視。
